[發明專利]一種膠訂包本機的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及其膠訂包本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1140.5 | 申請日: | 2012-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5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志強;廖保文;張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市精密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3/04 | 分類號: | B65H3/04;B42C1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賀國慶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膠訂包 自動控制 封面 進給 裝置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訂包本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膠訂包本機的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及其膠訂包本機。
背景技術
印刷廠的印后裝訂工序中,需要膠訂包本機將經配頁機配好的一定數量的書帖與封面粘接在一起。目前,市面上的膠訂包本機大都是全自動膠訂包本機,即經配頁機配好的一定數量的書帖經進本通道、進本臺送至夾書器夾緊后,經銑背、拉槽、上底膠、上側膠后,再經包本臺把上封機構輸送過來的封面與書芯粘接在一起,再經落書通道傳送出去,完成此道工序的工作。在此道工序中,最關鍵的步驟是上封機構能同步、穩定、可靠的把封面輸送過來,而此時以一定斜度堆積在封面臺上的封面能隨上封叼頁機構把堆積的封面的最上面的幾張叼走而自動穩定的進給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在高速膠訂包本機中,封面的自動、及時、穩定、可靠的進給就更加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上封機構大都是立式堆放封面,無封面進給裝置,叼頁機構是從堆積的封面的最下面叼頁,封面的進給是通過堆積封面的重力來實現的。此種結構具有速度低、穩定性差、對封面的要求比較高等缺點。另外還有一種上封機構,其也是以一定的斜度水平堆積封面,叼頁機構也是從堆積封面的最上面叼頁,有封面進給機構。但其控制封面進給是靠電磁鐵來完成的,每進給一次封面,電磁鐵就要得失電一次。電磁鐵頻繁的得失電,電磁鐵容易壞,穩定性差;由于電磁鐵反應時間較長,造成這種結構速度比較低,只適用中低速的膠訂包本機;再加上此種上封結構比較復雜、制作成本高、操作調節都比較麻煩等缺點,不利于高速的自動化生產。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膠訂包本機的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及其膠訂包本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一種膠訂包本機的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其設置于膠訂包本機的上封機構上,包括:與上封機構的主傳動軸相接的進給凸輪,所述進給凸輪的外側面與擺臂上的滾子相切,所述擺臂設置于上封機構機架上,所述擺臂一末端接有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上封機構機架上,所述擺臂的另一末端接有拉桿,所述拉桿的另一端接有拉套的控制臂,所述拉套上設有向外突出的凸臺;所述拉套的內壁通過單向傳動件接有主動輥筒,所述主動輥筒跨設于上封機構機架兩側板之間的封面進給端上,所述主動輥筒的上方設有探紙軸,所述探紙軸一端通過探紙軸安裝塊活動安裝于上封機構機架的一側板上,其另一端穿出上封機構機架的另一側板,所述探紙軸的穿出端上接有擺塊和頂桿,該探紙軸中跨接在上封機構機架兩側板之間的部分設有探紙塊;所述擺塊與探紙軸的穿出端固定連接,且其上設有擺塊連板和控制銷柱,所述擺塊連板上接有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二彈性件的另一端接于上封機構機架上;所述頂桿活動穿設在探紙軸的穿出端上,其頂桿下端與拉套的凸臺相配合,所述頂桿上還設有頂桿控制件,所述頂桿控制件與控制銷柱相活動配合。
進一步,所述頂桿上端接有使頂桿上端與凸臺接合的第三彈性件,所述第三彈性件的另一端與上封機構機架相固定。
進一步,所述主動輥筒上接有控制手輪。
進一步,所述探紙軸通過探紙塊安裝件連接有探紙塊,該探紙軸上還設有用于調節探紙塊在探紙軸上的傾斜度的探紙塊調節件,和用于限定探紙塊安裝件的移動距離的擋圈。
進一步,所述主動輥筒的外表面套設有傳動皮帶,所述傳動皮帶的數量為一條或一條以上。
進一步,所述單向傳動件為單向滾針軸承,所述單向滾針軸承的數量為兩個。
進一步,所述拉套與凸臺之間采用分離式的結構進行設置,凸臺與控制臂之間的角度可調。
本發明一種具有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的膠訂包本機,包括:上封機構,以及如上所述的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所述自動控制封面進給裝置設置于該上封機構的機架上。
本發明利用機械的方式對封面進行進給控制,其結構簡單合理、制造成本低、操作簡單方便、且其進給速度高、滿足自動化快速生產的需求。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市精密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市精密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11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震動手表鬧鐘
- 下一篇:工業鍋爐節能環保一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