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秸稈為原料發酵生產丙酮、乙醇、丁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9521.X | 申請日: | 2012-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6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海;靳艷玲;方揚;郜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P7/36 | 分類號: | C12P7/36;C12P7/10;C12P7/16;C12R1/1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賽恩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張帆;肖國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原料 發酵 生產 丙酮 乙醇 丁醇 方法 | ||
1.一種以秸稈為原料發酵生產丙酮、乙醇、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a:秸稈的預處理:將新鮮秸稈曬干后粉碎過篩;
b:秸稈的酶水解:將步驟a得到的秸稈干粉與0.5%(體積比)硫酸混勻,121℃處理60min后,Ca(OH)2調節pH為4.8,添加預處理酶,混勻后55℃處理36—54h;3000r/min離心5min,除去固體物質,上清即為秸稈酶水解液;
c:發酵培養基的配制:向每升步驟b中得到的秸稈酶水解液中加入2gCH3COO(NH4)、0.6g?KH2PO4,0.4g?K2HPO4、MgSO40.2g、1.5g豆粉,用Ca(OH)2調pH為7.0;加入到厭氧瓶中,向厭氧瓶中充N2去除O2,115℃滅菌20min備用;
d:丙酮、乙醇、丁醇發酵微生物種子液的制備:將混合均勻的4—6%(質量比)玉米粉蒸煮30min,補足蒸發水分后,充N2去除O2,115℃滅菌20min,即配制成種子培養基;加入5—10%(體積比)菌種孢子液,沸水浴熱擊40—60s,37℃靜止培養18—24h即為微生物種子液;
e:丙酮、乙醇、丁醇發酵:將步驟c中得到的發酵培養基在無菌條件下接入步驟d所述的10%(體積比)的微生物種子液和1%(體積比)混合維生素液,37℃靜止發酵18—24h時,添加FeSO4.7H2O,37℃靜止發酵48—54h;
f:溶劑蒸餾:采用常規工藝蒸餾發酵醪液制得丙酮、乙醇和丁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是將新鮮秸稈曬干后粉碎過40目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添加FeSO4.7H2O的量為0.1—1g/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秸稈為小麥秸稈、水稻秸稈、玉米秸稈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稈干粉與0.5%(體積比)硫酸按1∶6—1∶12(質量比)混勻。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加入的預處理酶是纖維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預處理酶量為纖維素酶50μl/100ml秸稈水解液、木聚糖酶50μl/100ml秸稈水解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的菌種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CICC8012,保藏號為CCTCC?M?2010148。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維生素液成分為mg/L:肌醇200mg/L,維生素B180mg/L,維生素B680mg/L,煙酸80mg/L,生物素1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952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菱鎂水泥用高效粉體型緩凝劑
- 下一篇:一種堿性脫漆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