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卡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9512.0 | 申請日: | 2012-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6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健興;洪麗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國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29 | 分類號: | H01R13/629;H01R12/71;G06K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美國伊***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卡連接器,尤涉及一種SIM卡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圖1顯示公開于公開號第2010/0055985A1號美國專利的一現有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連接器1。SIM卡連接器1具有一絕緣殼體11、一金屬遮罩16、一卡承載機構14、一對彈性件12、一縱向臂13,以及一端子模塊15。絕緣殼體11具有一卡收容空間。金屬遮罩16可組裝于絕緣殼體11。卡承載機構14可插入卡收容空間。彈性件12具有鎖扣部121,鎖扣部121可固持卡承載機構14。縱向臂13包含一主體部131和兩彎曲彈性臂132,兩彎曲彈性臂132設置于主體部131的相對兩端。端子模塊15設置于絕緣殼體11。彈性件12產生較弱固持力量,不足以固持卡承載機構14。為將卡承載機構14牢牢地固持住,因此需使用縱向臂13。
縱向臂13具有兩彎曲彈性臂132,兩彎曲彈性臂132對應一對彈性件12。當卡承載機構14插入時,卡承載機構14會壓抵各彈性件12的U形部,并將各彈性件12的U形部往外移動。各彈性件12的頂端接觸對應的彈性臂132,因而額外的固持力會施加在卡承載機構14。然而,SIM卡連接器1使用太多的彈性元件來固持卡承載機構14。為收容這些彈性元件,會使用掉許多SIM卡連接器1的內部空間。再者,盡管導入縱向臂13可增加固持力,然而這些彈性元件仍不夠強而有力而能將卡承載機構14牢固地固持,因此仍無法避免卡承載機構14可能被意外拔出。
圖2A與圖2B顯示公開于公告號第6,270,365號美國專利的另一現有SIM卡連接器2。現有SIM卡連接器2具有一殼體20,殼體20具有一內殼體部,該內殼體部可將IC卡22固定于殼體20內。一滑動件21具有一軸部,滑動件21可在內殼體部旁滑動。退出臂23具有一軸孔,軸孔形成在退出臂23的中間。滑動件21的軸部可配合地插入退出臂23的軸孔,如此退出臂23可繞著滑動件21的軸部轉動。退出臂23具有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第一臂部23a和第二臂部23b從退出臂23的盤狀部分向外延伸。第一臂部23a是提供以當IC卡22正被插入時抵接IC卡22的前端,以轉動退出臂23。第二臂部23b具有一頂端部,頂端部具有圓形形狀,頂端部可伸入IC卡22的一側邊上的凹部221。
由于第二臂部23b是以擺動方式移動,因此IC卡22的凹部221必須要足夠大,如此當IC卡22插入時,第二臂部23b才不會碰觸IC卡22。然而,大的凹部221會讓插入的IC卡22松動(如圖2B所示),而無法使其緊固。此外,SIM卡連接器2的退卡與卡鎖固機構包括太多部件,故太復雜,因而造成高成本。
發明內容
鑒于前述問題,一種新的連接器被提出。
本發明的一實施范例公開一種卡連接器。卡連接器包含一本體、多個端子、一卡鎖扣件,以及一退卡機構。本體包含一收容空間。多個端子固定于本體。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鎖扣部位于收容空間。退卡機構包含一杠桿件、一致動件,以及一彈性件。杠桿件鄰近收容空間的后方樞轉。致動件可向內和向外移動。致動件能轉動杠桿件。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其中第二連動部和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卡鎖扣件與致動件連動。彈性件能與致動件相抵接。彈性件可產生一彈力,該彈力相反于將致動件向內移動的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后,該彈力將致動件向外移動。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讓卡鎖扣件在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致動件于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當致動件移動至靠外位置時,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范例公開一種卡連接器。卡連接器包含一托盤、一本體、多個端子、一卡鎖扣件,以及一退卡機構。托盤包含一凹口。本體包含一收容空間,該收容空間收容托盤。多個端子固定于本體。卡鎖扣件包含一第一連動部和一鎖扣部,其中當卡鎖扣件在一鎖扣位置時,鎖扣部位于凹口。退卡機構用于退出一插入的托盤,并包含一杠桿件、一致動件,以及一彈性件。杠桿件鄰近收容空間的后方樞轉。致動件可在一靠外位置和一靠內位置間移動。致動件能轉動杠桿件。致動件包含一第二連動部。第二連動部和第一連動部相連結,使得卡鎖扣件與致動件連動。彈性件能與致動件相抵接。彈性件可產生一彈力,該彈力相反于將致動件向內移動的一力量,且當該力量移除后,該彈力將致動件向外移動。第一連動部與第二連動部讓卡鎖扣件在鎖扣位置與一開鎖位置之間移動,同時讓致動件向內與向外之間移動,而且當致動件移動至靠外位置時,卡鎖扣件同步移動至鎖扣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國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美國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95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粗紗機的尾墻板罩結合件
- 下一篇:一種緩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