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豬乙腦疫苗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8836.2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3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熊煒;高楊;劉俊生;劉延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9/12 | 分類號: | A61K39/12;C12N5/071;C12N7/00;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東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腦 疫苗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制藥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豬乙腦疫苗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本病最早發現于日本,所以又稱日本乙型腦炎。乙腦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與許多動物都可以成為本病的傳染源,乙腦是嚴重威脅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傳染性疾病,對畜牧業造成嚴重的危害。在動物中,豬是主要的乙腦病毒的主要宿主,乙腦病毒必須依靠吸血雌蚊作媒介進行傳播,流行環節是豬-蚊-豬。自然環境中,豬的感染率很高,仔豬經過一個流行季以后幾乎100%感染。豬感染乙腦后多出現高熱,精神沉郁或有神經癥狀,食欲減退,有的出現麻痹癥狀。
由于乙型腦炎是由蚊子叮咬而引起的,我們無法完全消滅蚊子也無法阻止豬只不被蚊子咬,因此,注射疫苗成為預防乙型腦炎的首選。然而,目前的乙腦疫苗制備方法效率低,制備的乙腦疫苗病毒含量低、免疫效力低、免疫效果不穩定。
因此,目前制備乙腦疫苗的方法仍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基于發明人的下列發現而完成的:
現階段,我國使用豬乙型腦炎活疫苗(SA14-14-2株)進行豬預防接種,注射后3周可產生堅強的免疫力,能有效預防豬乙腦的發生。目前商業化的豬乙型腦炎活疫苗采用原代地鼠腎細胞轉瓶工藝進行生產,由于原代細胞制備過程復雜,并且使用轉瓶培養細胞,整個生產過程完全采用人工手工操作,容易造成制品的污染以及產品質量的不穩定,不適合乙腦疫苗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申請人經過艱苦的努力尋找并發現了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關鍵因素——BHK-21細胞。BHK-21細胞是一種可連續傳代培養的地鼠腎細胞,已經成功用于豬口蹄疫疫苗、犬狂犬病疫苗的生產,是一種良好的疫苗生產用細胞。與原代地鼠腎細胞比較,使用BHK-21細胞制備疫苗,由于BHK-21細胞可連續傳代培養,經多代擴增培養后可得到大量細胞用于制備疫苗,因此克服了細胞來源限制問題。同時由于BHK-21細胞可采用生物反應器懸浮培養,在嚴格可控的培養條件下,細胞能在最適合的條件下生長繁殖,細胞生長迅速且狀態良好,培養獲得的細胞密度遠遠高于轉瓶培養,更適合工業化生產。
此外,本發明的發明人還發現,BHK-21細胞對乙腦病毒敏感,接種乙腦病毒后3-4天出現細胞病變,適于乙腦病毒的培養。
由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乙腦疫苗及其制備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豬乙腦疫苗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生物反應器將BHK-21細胞進行懸浮培養,以便獲得BHK-21細胞懸浮液;將SA14-14-2株乙腦病毒接種于BHK-21細胞懸浮液中進行培養,以便獲得富集乙腦病毒的培養液;以及將富集乙腦病毒的培養液依次進行凍融和離心,以便收集富集的乙腦病毒,獲得豬乙腦疫苗。發明人驚奇地發現,利用該方法,能夠以工業化規模、高效地生產豬乙腦疫苗,并且獲得的豬乙腦疫苗質量優良,病毒含量比現有商業化轉瓶制備的疫苗高10倍,能夠有效地用于豬乙腦預防接種,且免疫效力高、免疫效果穩定。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還具有設備體積小、節省空間,放大容易,工藝可控性好,對操作人員要求不高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88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