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飾膜構造體及裝飾成形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8460.5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9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藤井隆志;桂大詞;山根貴和;中野櫻;岡田健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石井表記;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32B27/06 | 分類號: | B32B27/06;B44C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杜娟 |
| 地址: | 日本國廣島***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飾 構造 成形 部件 | ||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所公開的技術涉及一種能夠用于汽車內裝部件等的裝飾膜構造體及裝飾成形部件。
背景技術
存在以下情況,即為了提高車門把手等的汽車內裝部件的高級感而有要求車門把手等具有金屬風格外觀。已知:進行光澤優良的鍍鉻和帶氧化銀風格的發暗電鍍(satin?plating)等即能夠獲得這樣的金屬風格外觀。但是,鍍鉻以后,則會出現鏡面性過高而與汽車室內的環境不協調的情況。另一方面,進行發暗電鍍以后,雖然會有一種穩重沉著的感覺,但是工序卻很復雜。
于是,所需要的技術要易于實現光澤不過強、具有暗淡發光質感的金屬拋光面風格的外觀。這里,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9-83183號公報中公開的發明內容如下:通過將包括由高折射率薄膜層、低折射率薄膜層和/或純金屬薄膜層構成的光吸收層的光學薄膜層設置在基材的面上,來獲得包括具有反射明度和反射彩度充分大的金屬光澤的光吸收層的光學薄膜疊層體。但是,該技術是一種將反射明度較大的金屬光澤加在基材上的技術,并不是將光澤被抑制了的金屬拋光面風格的外觀加在基材上。
發明內容
為實現光澤不過強、具有暗淡發光質感的金屬拋光面風格的外觀,只要能夠獲得光學特性接近金屬拋光面且外觀呈現金屬拋光面風格那樣的裝飾膜構造體即可。通過采用印刷或涂裝等方法將多個層印刷或涂裝在例如轉印薄膜的基材上,則易于獲得裝飾膜構造體。或者通過采用印刷或涂裝等方法將各層印刷或涂裝在將會成為裝飾膜構造體的表面層的透明薄膜上,也易于獲得裝飾膜構造體。而且,通過采用轉印或粘接等方法將已獲得的裝飾膜構造體轉印或粘接在基材的面上,則易于將基材的面裝飾成具有金屬拋光面風格的面。或者還可以采用印刷或涂裝等方法直接將裝飾膜構造體的各層印刷或涂裝在基材的面上,來將基材的面裝飾成具有金屬拋光面風格的面。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特性接近金屬拋光面且呈現金屬拋光面風格外觀的裝飾膜構造體和用該裝飾膜構造體構成的裝飾成形部件,由此而易于實現光澤不過強、具有暗淡發光質感的金屬拋光面風格的外觀。
為達成所述目的,提供以下第一或者第二裝飾膜構造體。
所述第一裝飾膜構造體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樹脂層構成的表面層、
由形成在所述表面層的背面一側的多個點構成的無彩色層、以及以填埋在所述無彩色層上的點與點之間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表面層的背面一側的金屬光澤層。所述表面層的表面一側的表面粗糙度是一個滿足算術平均粗糙度Ra在2μm以下且最大高度Rmax在4μm以下或凹凸的平均間隔Sm在50μm以上的粗糙度。所述無彩色層在L*a*b*色度系統中的明度L*為0~80。
當從所述表面層的表面一側看去時,所述各點的面積為10-3~105μm2,當從所述表面層的表面一側看去時,所述點在每單位面積中所占的面積百分比為1~80%。所述金屬光澤層的刺激值Y45°在10000以上,該刺激值Y45°是在設照明光的光軸與所述金屬光澤層的表面一側的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2°且受光側反射光的光軸與所述金屬光澤層的表面一側的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2°時,在XYZ色度系統中反射得到的物體色的三刺激值中的Y的值。
根據所述結構,從表面層一側入射到裝飾膜構造體的光,有一部分由于表面層的表面一側的表面粗糙度的存在而發生漫反射,有一部分被表面層的背面一側的無彩色層的點吸收(吸光),還有一部分在表面層的背面一側的金屬光澤層發生單向反射(鏡面反射)。還有,所述光的一部分在無彩色層的點的周緣部發生漫反射。在這樣的光的漫反射、吸光以及單向反射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得到光學特性接近金屬拋光面且呈現金屬拋光面風格外觀的裝飾膜構造體。因此而能夠易于實現光澤不過強、具有暗淡發光質感的金屬拋光面風格的外觀。
詳細而言,通過將算術平均粗糙度Ra作為表面層的表面一側的表面粗糙度設定在2μm以下,就能夠可靠地獲得足以實現金屬拋光面風格外觀的漫反射。通過將最大高度Rmax設定在4μm以下或將凹凸的平均間隔Sm設定在50μm以上,也能夠可靠地獲得足以實現金屬拋光面風格外觀的漫反射。
通過將無彩色層在L*a*b*色度系統(CIE1976)中的明度L*設定在80以下,即能夠可靠地達到足以實現光澤不過強、具有暗淡發光質感的金屬拋光面風格外觀的吸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石井表記;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石井表記;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84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