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8037.5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8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狀 | 申請(專利權)人: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10 | 分類號: | B32B37/10;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件 施壓 貼合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貼合的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復層物件的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通稱的復層物件,是指由薄板、膠層、薄膜等物件相互貼合而成的形態。目前常見的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設備、太陽能板等,皆屬復層物件中的一種。以觸控面板為例,該觸控面板可例如是由一保護玻璃(Cover?glass)及一觸控基板所構成的復層物件。其中,保護玻璃及觸控基板之間是進一步透過一感壓性接著劑(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s,PSA,以下簡稱感壓膠)進行貼合。
請參考圖1,為傳統復層物件的貼合方法的俯視示意圖。傳統復層物件200的貼合方法,通常是先將感壓膠置放于復層物件200的任兩層之間,之后再一次性地經由一施壓機具100以相對平行于復層物件200的受壓表面(上表面)的側邊211位置,開始沿著Y方向進行觸壓至另一平行對邊212以完成貼合。在此貼合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氣泡而使得該些貼合氣泡大量殘留于復層物件200中,進而影響貼合質量及產品良率。
因此,在復層物件的貼合技術上,要如何有效地排除貼合氣泡,以有效地提升貼合質量及產品良率,是目前值得加以研究發展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是改變復層物件與接觸組件之間的配置,使復層物件與接觸組件之間是先形成斜向配置而后再進行觸壓,藉以解決復層物件在貼合時生成貼合氣泡的問題,有效地提升復層物件的貼合質量及良率。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包括:入料一復層物件;及平移一接觸組件與該復層物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組件與該復層物件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并讓該接觸組件自該復層物件的一受壓表面的其中之一端角觸壓至該端角的一對角來完成該受壓表面的整面觸壓。
進一步的,上述的復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并且該二底材之間包含一黏著物。
進一步的,上述黏著物為一框形感壓膠膜。
進一步的,上述二底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貼合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框形結構,并且該黏著物為一全平面的感壓膠膜或一框形感壓膠膜。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并且其中之一該底材為一全平面的底材,其中之另一該底材為一框形黏著物底材。
進一步的,上述接觸組件在觸壓該復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時所形成的一接觸線垂直或平行于該復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的一對角線。
進一步的,上述接觸組件是一滾筒或一壓板。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的型態為一多邊形結構。
上述方法可以透過一種裝置技術而獲得實現,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包括:一平臺,承載一復層物件;一接觸組件,配置于該平臺之一側;及一驅動器,平移該平臺與該接觸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組件與該復層物件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并讓該接觸組件自該復層物件的一受壓表面的其中之一端角觸壓至該端角的一對角來完成該受壓表面的整面觸壓。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并且該二底材之間包含一黏著物。
進一步的,上述黏著物為一框形感壓膠膜。
進一步的,上述二底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貼合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框形結構,并且該黏著物為一全平面的感壓膠膜或一框形感壓膠膜。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并且其中之一該底材為一全平面的底材,其中之另一該底材為一框形黏著物底材。
進一步的,上述接觸組件是一滾筒,以滾動方式觸壓該復層物件。
進一步的,上述接觸組件是一壓板,以滑動方式觸壓該復層物件。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還包含一治具,設置于該平臺上,用來容置該復層物件。
進一步的,上述治具還包含一固定件,用來固定該復層物件。
進一步的,上述平臺還包含一定位機構,用來調整及固定該治具的位置。
進一步的,上述接觸組件在觸壓該復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時所形成的一接觸線垂直或平行于該復層組件的該受壓表面的一對角線。
進一步的,上述復層物件的型態為一多邊形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復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得以有效地排除貼合氣泡的殘留,進而增加貼合質量及產品良率。
以上所述之方法與裝置之技術手段及其產生效能的具體實施細節,請參照下列實施例及圖式加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復層物件的貼合方法的俯視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復層物件受觸壓前的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未經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80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碳纖基材面板改良結構
- 下一篇:一種家庭清洗用的微型水帶清洗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