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配電變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6266.3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2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聶德鑫;盧文華;曹立建;羅先中;鄧建鋼;徐文新;張大慶;王珊珊;劉詣;杜振波;李豐攀;張鴻平;張連星;賀細雄;周建華;馬雙;皮本熙;梁嗣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30/06 | 分類號: | H01F30/06;H01F27/40;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帥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配電 變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配電網建設的終端基礎設備。
背景技術
配電變壓器是配電網中的一個重要設備,應用廣泛,遍布大街小巷,直接面對廣大的電力客戶和社會環境,配電設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社會形象,停電事故頻發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目前,配電變壓器長時間過負荷運行嚴重影響其使用壽命,配電網諧波比例增加使電能質量降低。此外,由于配電變壓器分布廣泛,數量眾多,造成檢修和維護比較困難,定期檢修增加企業供電成本。
中國發明專利《非晶合金鐵心智能配電變壓器》(申請號:CN201110095972.X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晶合金鐵心智能配電變壓器,把預先編制好程序的模塊和電器元件組成變壓器的智能控制器,將智能控制器和高精度電流互感器植入變壓器內,解決了非晶合金鐵心配電變壓器被盜的問題、變壓器及低壓線路正常運行時人體或動物碰觸火線或漏電設備時發生觸電事故的問題、以及防止在低壓側竊電的問題。該專利還未解決配電網“盲管”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配電變壓器,該變壓器能提供負荷、設備狀態監測、電能質量、故障位置、停電等實時信息,解決配電網“盲管”問題,實現配電變壓器管理的智能化。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配電變壓器,包括三相高壓引出線和三相低壓引出線,溫度傳感器測量變壓器油溫,電壓電流信號和溫度信號通過變壓器上部的隔離防水專用航空插座引出,其特征在于:變壓器上部開孔,用于安裝溫度傳感器;三相高壓引出線分別增加了高壓側電流互感器,三相低壓引出線分別增加了低壓側電流互感器;三相低壓輸出電壓的線圈內部增加帶誤差校準的測量繞組,用于采集高壓電壓信號;通過低壓引出銅引線采集低壓電壓信號;電壓、電流和油溫等信號通過變壓器上的航空插座引出。其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優點是結構新穎、合理、功能全面,施工工藝簡單,縮短現場安裝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能提供負荷、設備狀態監測、電能質量、故障位置、停電等實時信息。
如上所述的智能配電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傳感器為PT100溫度傳感器。
如上所述的智能配電變壓器,其特征在于: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通過航空插座與變壓器相連,并讀取信號數據并對其進行處理,處理結果通過無線網絡上傳到信息化平臺。其有益效果是:能帶電插拔,更換方便,能遠程監視變壓器工作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1、2、3分別為三相高壓引出線;4、5、6分別為高壓側電流互感器;7、8、9分別為三相低壓引出線;16、17、18分別為低壓側電流互感器;12、19、20?分別為測量繞組;13、14、15分別為低壓引出銅引線;21為電連接器;10為航空插座;11為智能監測終端;22溫度傳感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配電變壓器A、B、C三相高壓引出線1、2、3分別增加了高壓側電流互感器4、5、6,A、B、C三相低壓引出線7、8、9分別增加了低壓側電流互感器16、17、18;用于采集電流信號。三相低壓輸出電壓的線圈內部增加帶誤差校準的測量繞組。低壓線圈內部增加測量繞組12、19、20,采集高壓電壓信號;低壓引出銅排上開孔,通過引線13、14、15連出,采集低壓電壓信號。
變壓器上部開孔,用于安裝PT100溫度傳感器22;變壓器所有信號通過電連接器21連接到具有隔離防水的航空插座10上,電壓、電流和油溫等信號通過變壓器上的航空插座10引出,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11與航空插座相連讀取信號數據并對其進行處理,處理結果通過無線網絡上傳到信息化平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62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