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4707.6 | 申請日: | 2012-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1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正東;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粱江通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861 | 分類號: | H04L12/8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李征旦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以太網 數據 匯聚 方法 | ||
1.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將從N個輸入端口(10)輸入的數據匯聚后,再從L個輸出端口(20)輸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A1:N個輸入端口(10)分別接收數據;
A2:N個輸入端口(10)將其接收的數據一一對應地存儲到N個fifo緩存(3)中;
A3:仲裁選擇器(4)從N個fifo緩存(3)中讀取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寫入外部緩沖存儲器(6);
A4:外部緩沖存儲器(6)存儲仲裁選擇器(4)寫入的數據;
A5:L個輸出端口(20)輸出外部緩沖存儲器(6)中的數據;
單個輸入端口(10)的實際數據流量M與單個輸出端口(20)的帶寬J2之間的關系必須滿足:
J2×L-M×N≥M×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是通過一塊FPGA芯片(100)或者一塊ASIC芯片實現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口(10)設置在輸入Mac控制器(1)上,所述輸出端口(20)設置在輸出Mac控制器(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步驟和所述A5步驟均是通過外部緩存讀寫控制單元(5)進行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單個fifo緩存(3)的容量至少為3036字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ifo緩存(3)的寫入速率S1和所述fifo緩存(3)的讀取速率S2之間的關系必須滿足:
N×S1≤S2。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A3步驟中仲裁選擇器(4)讀取fifo緩存(3)中數據的方法為,所述仲裁選擇器(4)依次輪詢N個fifo緩存(3),若被輪循到的fifo緩存(3)中有數據,所述仲裁選擇器(4)讀取該fifo緩存(3)中的數據以及該fifo緩存(3)的端口號,反之所述仲裁選擇器(4)輪詢下一個fifo緩存(3)。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緩沖存儲器(6)的容量S必須滿足:
S≥N×M。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緩沖存儲器(6)的速率V必須滿足:
V≥N×J1+L×J2;
其中J1為單個輸入端口(10)的帶寬。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以太網數據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步驟和所述A5步驟是分步進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粱江通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粱江通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47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