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54373.2 | 申請日: | 2012-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4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宋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利隆化工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20 | 分類號: | F16J15/20;D01F6/48;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靜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四氟乙烯 纖維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盤根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盤根(packing)也叫密封填料,通常由較柔軟的線狀物編織而成,通常截面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圓形的條狀物填充在密封腔體內,從而實現密封。填料密封最早是以棉麻等纖維塞在泄漏通道內來阻止液流泄漏,主要用作提水機械的軸封。由于填料來源廣泛,加工容易,價格低廉,密封可靠,操作簡單,所以沿用至今。現在盤根被廣泛用于離心泵、壓縮機、真空泵、攪拌機和船舶螺旋槳的轉軸密封、活塞泵、往復式壓縮機、制冷機的往復運動軸封,以及各種閥門閥桿的旋動密封等。
填料密封由填料裝于填料函內,通過填料壓蓋將填料壓緊在軸的表面。由于軸表面總有些粗糙,其與填料只能是部分貼合,而部分未接觸,此就形成無數個迷宮。當帶壓介質通過軸表面時,介質被多次節流,憑借這“迷宮效應而達到密封。填料與軸表面的貼合、摩擦,也類似滑動軸承,固應有足夠的液體進行潤滑,以保證密封有一定的壽命,即所謂的“軸承效應。由此可見良好的填料密封,即是迷宮效應和軸承效應的綜合。
填料對軸的壓緊力通過擰緊壓蓋螺栓產生。由于填料是彈塑性體,當受到軸向壓緊后,產生摩擦力致使壓緊力沿軸向逐漸減少,同時所產生的徑向壓緊力使填料緊貼于軸表面而阻止介質外漏。徑向壓緊力的分布由外端(壓蓋)向內端,先是急劇遞減后趨平緩,介質壓力的分布由內端逐漸向外端遞減,當外端介質壓力為零時,則泄漏很少,大于零時泄漏。
隨著新材料的不斷出現,填料結構型式也有很大的變化,這無疑將促使填料密封的應用更加廣泛,用作填料的材料應具備如下特性:有一定的彈塑性。當填料受軸向壓緊時能產生較大的徑向壓緊力,以獲得密封;當機器和軸有振動或軸有跳動及偏心時,能有一定的補償能力(追隨性);化學穩定性。既不被介質所腐蝕、溶漲,也不污染介質;不滲透性。介質對大部分纖維均有一些滲透,故要求填料組織致密,為此在制作填料時往往需要浸漬、填充各種潤滑劑和填充劑;自潤滑性好,摩擦系數小并耐磨;耐溫性。當摩擦發熱后能承受一定的溫度;拆卸方便;制造簡單,價格低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提供一種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由下述組分按重量份組成:聚四氟乙烯100份,石墨80-100份,三辛酰基鈦酸異丙酯1-3份,茵苛鎳2-4份。
本發明所述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的制備方法,由下述步驟組成:
(1)將各原料攪拌混合均勻,用混料機混合20-40分鐘,放入烘箱中在50-80℃進行熟化3-5小時;
(2)在液壓推壓機上進行擠出,擠出口溫度80-120℃;
(3)壓延、拉伸;
(4)編織盤根。
本發明的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耐高速性和低蠕變性能,使用壽命比純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更長久、不硬化,可用于高速動態密封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受以下實施例所限定。
實施例1
稱取:
聚四氟乙烯100公斤,石墨90公斤,三辛酰基鈦酸異丙酯2公斤,茵苛鎳3公斤。
本發明所述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的制備方法,由下述步驟組成:
(1)將各原料攪拌混合均勻,用混料機混合,30分鐘,放入烘箱中在60℃進行熟化4小時;
(2)在液壓推壓機上進行擠出,擠出口溫度100℃;
(3)常規方法壓延、拉伸;
(4)在錠機上編織盤根,盤根密度>1.4g/cm3。
經測試:
耐溫失量≤9%,摩擦系數≤0.10,磨耗量≤0.01g,壓縮率10-30%,回彈率≥30%,使用溫度≤280℃,使用壓力為:泵3Mpa、往返軸15Mpa、閥25Mpa,線速度2-25m/s。
本發明的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耐高速性和低蠕變性能,使用壽命比純聚四氟乙烯纖維盤根更長久、不硬化,可用于高速動態密封等特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利隆化工化纖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利隆化工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43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輛停止定時自動熄火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附件傳動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