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磁性超結構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4063.0 | 申請日: | 2012-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曹磊;王曼;倪永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02 | 分類號: | B01J20/02;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6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磁性 結構 納米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磁性超結構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但也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近幾年,中國每年排出的工業廢水約為8×108?m3,而且排放量逐年大幅遞增,其中含有鉻、鋅、銅、汞等大量重金屬離子。由于其較高的穩定性以及極強的毒性,工業廢水排放之前應該經過嚴格的處理。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活性炭還是分級的金屬氧化物都不能有效地從大量的水體中分離出來且很難再生。這樣必須進行進一步后處理,從而增加了應用的成本,可見這些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加以考慮。磁性復合多孔材料的既具有強的吸附性又能在外磁場下分離的特點剛好彌補了上述缺點,然而磁性復合多孔材料在重金屬離子吸附領域的應用卻少有報道。
傳統制備Ni(OH)2納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沉淀轉化法、液相沉淀反應法、高能球磨法等,合成的產物形貌有花瓣狀、管狀、片狀、球狀。如Fu等以濃氨水為沉淀劑,在pH?9.0的體系中水熱48h后成功獲得了不同形貌的Ni(OH)2材料。實驗顯示,反應溫度對Ni(OH)2的形貌有非常大的影響:180℃下合成了花瓣狀β-Ni(OH)2球;而在240℃下則為β-Ni(OH)2納米片(《稀有金屬和硬質合金》,2012,?40(2),?29-32)。Li等以多孔氧化鋁為模板,0.1?mol/LNiCl2溶液和1?mol/L氨水為反應物,采用化學沉積法制備了Ni(OH)2納米管(《化學學報》,2005,?63(5),?411-415)。但此方法步驟較多且需重復操作,較為繁瑣。國外文獻對此類材料也進行了一定的報道,Cao等采用反相微乳液-水熱路線,在含有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的正戊醇、環己烷和水的混合體系中以Ni(NO3)2·2H2O和尿素為反應物,140℃下反應12小時制備出表面粗糙的α-Ni(OH)2微球,并研究了其在堿性充電電池電極上的應用(Crystal?Growth?&?Design,?2007,?7(1),?170-174)。同時,Latha等通過無模板?(template-free)路線制備出中空的β-Ni(OH)2微球(Physics?E,2009,41(7),1289-1292。但此方法需要鎳箔作為鎳源,在氨水體系中,150℃水熱反應24小時以上。原料不易獲得,且反應時間較長。此外,Bala等在油酸體系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為表面活性劑,硼氫化鈉(NaBH4)為還原劑成功合成了Ni/Ni(OH)2核殼結構(Nanotechnology,?2009,?20,?415603)。Godsell等進一步研究了此核殼結構的磁性能(Journal?of?Physics?D:?Applied?Physics,?2011,?44,?325004)。但此材料為光滑球體,沒有多孔的特征,在金屬離子吸附方面無法進行應用。目前,大部分合成出來的Ni(OH)2材料都用于鎳正極活性材料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師范大學,未經安徽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40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載車托盤與載車板
- 下一篇:藥房用取藥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