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輕質填充構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53881.9 | 申請日: | 2012-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7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君 |
| 主分類號: | E04B5/36 | 分類號: | E04B5/36;E04B5/18;E04B5/26;E04C1/39;E04C1/4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2137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填充 構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現澆空腹樓蓋中的建筑用預制構件,具體涉及一種復合輕質填充構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建筑科技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同空間需求對于建筑的要求使得建筑結構出現逐步細分化特性,地下車庫、商場、寫字樓等建筑適合大開間、無梁結構的應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技術的需求應運而生。在大跨度、大開間建筑結構中,和傳統的實心樓蓋或預應力樓蓋相比,現澆空心樓蓋具有降低層高、跨度大、自重輕、抗震性能強、隔熱、防火和隔聲性能好、經濟性好等諸多優點。目前,在我國跨度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現澆空心樓蓋結構已經被較多采用。
在目前的現澆空心樓蓋技術領域中,通常采用在樓蓋中埋設預制的填充構件,然后進行混凝土的現場澆注,凝固硬化后形成整體的空心樓蓋。早期填充構件主要為填充管,現階段市場主要的填充構件產品為水泥填充箱,填充箱采用硫鋁酸鹽快硬水泥由人工一次性手工制。內部中空的水泥填充箱體雖然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樓蓋的自重,但是由水泥制成的填充箱體仍然存在重量較大、生產效率低、壁厚不容易控制、凝結硬化的時間長、運輸不方便、施工難度等缺陷,尤其是現澆混凝土時,如果水泥填充箱體側壁厚度較薄,震動棒和混凝土的側壓力容易導致填充箱體破損,箱體破損后混凝土流進箱體內,箱體也就失去了其作為填充體的功能。鑒于現有技術中的水泥填充構件存在以上諸多缺陷,因此研制一種采用新材料制成的、結構合理、施工方便的復合填充構件,已經成為現澆空心樓蓋技術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申請人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研制了一種采用聚苯乙烯和彈性膠凝材料制成的、結構合理、運輸施工方便、產品不會破損,且滿足防火、防水性能要求的復合輕質填充構件,可以滿足現澆空腹樓蓋新型填充構件的需要,實現高效、便捷、安全、防火的最佳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輕質填充構件,包括彈性膠凝體外殼和聚苯乙烯內芯,所述彈性膠凝體外殼由涂覆在聚苯乙烯內芯外表面的彈性膠凝材料形成,所述彈性膠凝材料包含防水乳膠、水泥、粉煤炭、硅粉。
更為優選的,所述聚苯乙烯內芯的上、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上有半圓球形突起。
更為優選的,所述聚苯乙烯內芯的中央位置有貫穿上、下表面的混凝土流通道。
更為優選的,所述流通道上寬下窄。
更為優選的,所述流通道的橫截面為圓形。
本發明的復合輕質填充構件,采用聚苯乙烯作內芯,聚苯乙烯采用機器化生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且其質量輕,運輸和施工都比較便捷;采用防水乳膠、水泥、粉煤炭、硅粉混合而成的彈性膠凝材料做外殼,防水乳膠可以提高填充構件的防水性能,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滲透進入填充構件內,水泥、粉煤炭、硅粉的包裹可以提高難燃材料聚苯乙烯的防火性能,可以起到阻燃的效果;彈性膠凝材料具有較高的彈性和柔韌性,可以防止現澆時震動棒打破填充構件或者混凝土側壓力壓破填充構件。因此,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復合輕質填充構件具有質量輕、結構合理、安全、防火、防水、施工方便等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詳細闡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的復合輕質填充構件,包括彈性膠凝體外殼1、聚苯乙烯內芯2,其中聚苯乙烯內芯2為實心體,彈性膠凝體外殼1由涂覆在聚苯乙烯內芯2外表面的彈性膠凝材料形成,其中彈性膠凝材料包含防水乳膠、水泥、粉煤炭、硅粉。由于聚苯乙烯內芯2包裹在彈性膠凝體外殼1內,彈性膠凝體外殼1中的防水乳膠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滲透進入填充構件內,提高填充構件的防水性能,水泥、粉煤炭、硅粉的包裹可以提高難燃材料聚苯乙烯內芯2的防火性能,可以起到阻燃的效果。
聚苯乙烯內芯2上、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上有半圓球形突起3,上表面的半圓球形突起可以和現澆的混凝土相互嵌固,改善現澆空腹樓蓋的結構性能。聚苯乙烯內芯2的中央位置有貫穿上、下表面的混凝土流通道4。現澆的混凝土可以通過流通道4鋪滿填充構件的下部,使現澆空腹樓蓋的下表面密實。混凝土流通道4呈上寬下窄的喇叭狀,更一步便于現澆混凝土的流通。其中混凝土流通道4的橫截面為圓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君,未經潘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388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反射反光窗
- 下一篇:一種硅切割廢砂漿回收利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