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50723.8 | 申請日: | 2010-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6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劍峰;公茂瓊;董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5/04 | 分類號: | C09K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楊小蓉;楊青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三氟碘 甲烷 混合 制冷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冷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
背景技術
R22(HCFC22,CHF2Cl)是一種在空調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制冷劑,具有非常好的熱工性能,并且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隨著臭氧層破壞機理和溫室效應問題的發現,R22由于具有ODP(臭氧耗損潛值)值和較高的GWP(全球變暖潛值)值而被列入逐步淘汰的行列。
現在R22的替代工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天然工質,如烴類物質(HCs),ODP為零,GWP非常低,但是其本身具有很強的可燃性;一類是合成物質氫氟烴(HFCs),如R134a等,ODP為零,可燃性不如HCs,部分HFCs具有阻燃作用,但是GWP較高,而且存在潤滑油溶解性問題。純工質中已很難尋找到完全符合要求的R22替代制冷劑,在這種情況下,混合制冷劑成為R22替代物的研究熱點。
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混合替代工質是R410A和R407C,二者的ODP值均為零,滿足了對臭氧層的保護要求,但是GWP值卻很高。在制冷效率(COP)方面,不做優化匹配時二者為R22的0.9~1.0倍。在替代性能方面,二者的工作壓力均高于R22,其中R410A的冷凝壓力比R22高了約57%,不適合在使用R22的系統中直接充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依據R22替代制冷劑的基本要求和混合制冷劑的篩選原則,提出一種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該混合制冷劑具有安全、環保和潤滑油具有良好互溶性等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的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其由下述經過物理混合的組份1、組份2和組份3組成:
所述組份1為具有抑燃抑爆作用的三氟碘甲烷(R13I1);
所述組份2為1,1,1,2-四氟乙烷(R134a);
所述組份3為丙烯(R1270);
在所述混合制冷劑中,所述組份1含量為1-10wt%,所述組份2含量為20-40wt%,所述組份3含量為50-75wt%;
在所述混合制冷劑中,所述組份2中還可以包括1,1-二氟乙烷;
在所述混合制冷劑中,所述組份2中還可以包括二甲醚。
本發明提供的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為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其具有以下諸多優點:ODP值為零,長期使用不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三氟碘甲烷、丙烷、丙烯、二甲醚和1,1-二氟乙烷的GWP值都很低,因此本發明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的GWP遠小于R22及現在廣泛使用的R410A和R407C;工作壓力與R22相當,無需對現有制冷系統做大的改動;還由于本發明的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劑含有阻燃成分,可降低制冷劑的可燃性,使得制冷系統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三氟碘甲烷、1,1,1,2-四氟乙烷和丙烷在常溫下進行物理混合,獲得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在該混合制冷劑中,三氟碘甲烷濃度為1wt%,1,1,1,2-四氟乙烷濃度為40wt%,丙烷濃度為59wt%。
實施例2:
取三氟碘甲烷、1,1,2,2-四氟乙烷和丙烯在常溫下進行物理混合,獲得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在該混合制冷劑中,三氟碘甲烷濃度為1wt%,1,1,2,2-四氟乙烷濃度為24wt%,丙烯濃度為75wt%。
實施例3:
取三氟碘甲烷、1,1,2,2-四氟乙烷和丙烷在常溫下進行物理混合,獲得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在該混合制冷劑中,三氟碘甲烷濃度為10wt%,1,1,2,2-四氟乙烷濃度為20wt%,丙烷濃度為70wt%。
實施例4:
取三氟碘甲烷、1,1,1,2-四氟乙烷和丙烯在常溫下進行物理混合,獲得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在該混合制冷劑中,三氟碘甲烷濃度為10wt%,1,1,1,2-四氟乙烷濃度為15wt%,丙烯濃度為75wt%。
實施例5:
取三氟碘甲烷、1,1,1,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烷和丙烷在常溫下進行物理混合,獲得一種安全環保的混合制冷劑,在該混合制冷劑中,三氟碘甲烷濃度為10wt%,1,1,1,2-四氟乙烷濃度為30wt%,1,1-二氟乙烷濃度為10wt%,丙烷濃度為50wt%。
實施例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507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