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拜耳法赤泥中分離有用組分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8750.1 | 申請日: | 201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7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潘愛芳;馬潤勇;馬昱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愛芳 |
| 主分類號: | C01F11/46 | 分類號: | C01F11/46;C01B33/12;C01F7/02;C01G49/02;B09B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車寧華 |
| 地址: | 710054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拜耳法赤泥中 分離 有用 組分 方法 | ||
1.一種從拜耳法赤泥中分離有用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沉降分離:將拜耳法赤泥沉降分離,得到一道濾液和赤泥漿料;
(2)料漿焙燒:將步驟(1)獲得的赤泥料漿濕法給料,焙燒得到焙燒熟料;
(3)水浸:步驟(2)獲取的焙燒熟料中加入水,并浸取后過濾,分別得到一道濾渣和二道濾液;二道濾液分解得到氫氧化鋁;
(4)濾渣酸浸:向步驟(3)獲得的一道濾渣中加入硫酸,過濾得到二道濾渣和三道濾液;
(5)陳化提硅:將步驟(4)得到的三道濾液陳化,過濾得到三道濾渣和四道濾液;三道濾渣洗滌得到微細硅酸;
(6)循環酸浸:將步驟(5)所得四道濾液調整酸濃度后,對步驟(3)所得一道濾渣循環實施步驟(4)至步驟(5),得到五道濾液,直至五道濾液中鋁、鐵達到近飽和;
(7)獲取鋁鐵混合物:將步驟(6)所得近飽和鋁、鐵五道濾液濃縮、降溫結晶,得到AlCl3和FeCl3混合晶體;將混合晶體置于排煙熱解裝置中,熱解得到鋁鐵混合物,同時回收硫酸;
(8)鋁鐵分離:向步驟(7)所得的硅鋁混合物加入步驟(1)所得一道濾液,并使其pH值大于9、體系溫度保持在60℃~100℃;反應完全后過濾,濾液為NaAlO2溶液,濾渣為Fe(OH)3;
(9)獲取氫氧化鋁:對步驟(8)所得NaAlO2溶液晶種分解,獲得氫氧化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赤泥漿料的含水率為36-4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赤泥料漿濕法給料,在800℃-990℃溫度條件下焙燒30分鐘-60分鐘,得到焙燒熟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步驟(2)獲取的焙燒熟料中按固液比1:6-1:50的比例加入水,并在溫度60-80℃條件下浸取10-30分鐘;并浸取后過濾,分別得到二道濾液和一道濾渣;所得二道濾液被循環用于對步驟(2)所得焙燒熟料的浸取。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向步驟(3)獲得的一道濾渣中加入4mol/L~10mol/L的硫酸,并使固液質量比為1:4~1:20;過濾得到二道濾渣和三道濾液;三道濾液含硅、鋁和鐵;二道濾渣洗滌得到硫酸鈣產品。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將步驟(4)得到的三道濾液,在溫度60℃~100℃條件下保持30~80分鐘后過濾,過濾得到三道濾渣和四道濾液;三道濾渣洗滌得到微細硅酸;四道濾液含鋁和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將步驟(5)所得四道濾液調整酸濃度至4mol/L~10mol/L后,對步驟(3)所得一道濾渣循環實施步驟(4)至步驟(5),得到五道濾液,直至五道濾液中鋁、鐵達到近飽和。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將步驟(6)所得近飽和鋁、鐵五道濾液濃縮、降溫結晶,得到AlCl3和FeCl3混合晶體;將混合晶體置于排煙熱解裝置中,在300℃~1000℃條件下熱解30分鐘~8小時,得到鋁鐵混合物,同時回收硫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愛芳,未經潘愛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87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