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元一體化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7938.4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8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鄭來久;杜冰;郭友才;高世會;姜濤;李松媛;崔永珠;魏菊;錢永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B9/02 | 分類號: | D06B9/02;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馨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元 一體化 臨界 二氧化碳 染色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染整行業中用的染色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同時實現多種紡織品染色的多元一體化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紡織品染色主要以水為介質,在染色過程中,大量的染料、助劑和表面活性劑等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同時也制約著紡織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2l世紀,對各種生產、加工的低消耗高技術、易控制性、高效性、無污染性以及可循環利用性的要求越來越突出。發展于上世紀末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因其無污染、短流程、高效率等突出特點被認為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而備受青睞。
目前,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染整技術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對其工藝條件、染色機理及染色設備的聯合探索研究已較為成熟。但由于染色需要通過專用的染色設備來實現,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尚不能實現連續化生產。除此之外,由于現有設備都是單一式裝置,針對不同紡織品的染色需要分批裝卸重新運行系統,造成了單批染色產品品種單一且能耗高效率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多元一體化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設備,通過復合連接多個不同結構的染色釜,在同一套超臨界染色設備上同時實現筒紗、絞紗、散纖維、成衣等多種紡織品的染色,將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藝廣泛的應用于染整領域,同時滿足了小批量多品種和生態環保綠色加工的要求。解決了由于現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設備單一式染色裝置造成的品種單一、重復運轉設備能耗高效率低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元一體化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貯罐通過冷凝器Ⅰ連接于二氧化碳高壓主泵;所述二氧化碳高壓主泵連接于將二氧化碳轉變成超臨界狀態的換熱器;所述換熱器通過管道與用于溶解染料的染料釜相連接;所述染料釜與將溶解染料的超臨界二氧化碳送至與所述染料釜相連實現染色的至少一個染色釜中;至少一個所述染色釜中染色后融有染料的二氧化碳流體依次通過分離器、冷凝器Ⅱ和凈化器送回至與所述凈化器相連接的所述二氧化碳貯罐中;所述換熱器、所述染料釜和至少一個所述染色釜還通過管道與用于熱量交換傳遞的導熱油系統相連;所述的導熱油系統通過管道與補充導熱油裝置相連;所述補充導熱油裝置分別與換熱器、所述染料釜和至少一個所述染色釜相連;所述導熱油系統還與制冷機組相連;所述制冷機組的另一端連有所述冷凝器Ⅱ。
本發明的上述設備中,為了實現不同的染色功能,所述染色釜為4個,分別為筒紗染色釜、絞紗染色釜、散纖維染色釜和成衣染色釜。
本發明的上述設備中,為了控制二氧化碳流體流量,所述的染料釜和所述至少一個染色釜還與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流體流量的循環泵相連接。
本發明的上述設備中,為了更進一步的優化,凈化器中裝有5A分子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突出的特點在于通過復合連接多個不同結構的染色釜,使設備實現產品的多樣性生產,將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藝廣泛的應用于染整領域,同時滿足了小批量多品種和生態環保綠色加工的要求。該設備具有綜合成本低、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顯著的特點。
附圖說明
本發明附圖1幅,
圖1是本發明多元一體化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設備工藝流程示意圖;
其中,V01、二氧化碳儲罐,E01、冷凝器Ⅰ,P01、高壓主泵,V02、導熱油系統,E02、換熱器,V03、染料釜,V04、染色釜,V041、筒紗染色釜,V042、絞紗染色釜,V043、散纖維染色釜,V044、成衣染色釜,P02、循環泵,V08、分離器,E03、冷凝器Ⅱ,V09、凈化器,E04、補充導熱油裝置,R、截止閥,V、球閥,H、導熱油閥門,W、水閥門,C01、制冷機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以下結合附圖1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大學,未經大連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79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微膠囊pH傳感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具有雙重微開保護功能的臺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