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囊、雙閥和三腔導管的塑型擴張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7134.4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7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大;曾賽男;劉進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9/00 | 分類號: | A61M29/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囊 導管 擴張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一種整形和重建外科改良的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按個性化皮瓣形狀設計要求來塑型的擴張器,同時由于外囊足突的引入,減少了Ⅰ期手術和Ⅱ期手術的創傷,而外囊體底部周邊設計有帶孔管,則方便于術后引流、沖洗,皮瓣塑型時囊外負壓形成。
背景技術
在整形美容外科手術中,目前公知的修復體表的擴張器主要包括擴張囊、注射閥與連接導管三部分。整形外科醫生使用時是將擴張器放置在選定的完好皮下,利用注射器向注射閥內定期注入生理鹽水使擴張囊逐漸膨脹,對表面皮膚產生壓力,使其擴張伸展,以提供“額外”的皮膚軟組織,并利用新增的皮膚軟組織轉移,來修復鄰近或遠處軟組織缺損的部位。燒傷、外傷或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常導致耳廓和外鼻等軟組織缺損,常規擴張器設計出來的皮瓣由于未塑型不能很好地滿足客觀實際需求,特別是設計不完美時常導致皮瓣面積不夠,若勉強牽拉縫合,術后易出現血運差導致皮瓣壞死,難以達到整形美容效果;設計的皮瓣面積過大卻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及創傷;且ⅠⅡ期手術器械分離皮下組織創傷較大,創面易形成血腫。因此發明一種按客觀實際皮瓣形狀需求來定向塑型皮瓣且能減少兩次手術創傷的擴張器,方便引流沖洗減少并發癥是改良改進現行擴張器的關鍵。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雙囊、雙閥、三腔導管帶足突可塑型擴張器,內囊位于外囊體底部內側,向外囊注水后,較硬的足突在囊內水壓下向外延伸逐漸自動分離皮下組織,從而減少手術創傷;隨著囊腔體積增大,對應的皮膚軟組織也隨之擴張,當外囊擴張皮瓣達到一定程度達到修復所需要的面積時,抽出外囊內的鹽水,同時向內囊內注入生理鹽水等膨脹劑,使內囊擴張成臨床所需要的既定的形狀,并通過外囊外表面的導管抽吸擴張皮瓣形成負壓使皮瓣緊貼于塑型擴張器表面,使外囊及擴張后的皮瓣緊貼于塑型內囊表面,塑型擴張皮瓣達到預期理想的皮瓣塑型效果,從而減少了皮瓣的損耗和創傷面積;再者外囊底部外周帶孔管的引入方便了術后引流、沖洗,皮瓣塑型時囊外形成負壓;而注射閥分上下兩腔,上腔通內囊呈圓臺形,下腔通外囊呈圓柱形,這樣避免了注液時混淆,發生誤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4]一種雙囊、雙閥、三腔導管帶足突的塑型擴張器,包括囊體(含內外兩個囊腔:擴張外囊和塑型內囊,外囊尚可以帶上足突,起到自動分離皮下組織作用)、導管(含有三腔:分別與內外兩囊相通及與外囊表面帶孔管相連接)、注射閥(與通向內外兩囊的導管連接,一個注射閥分上下兩個腔體或為兩個單獨注射閥,分別連接內外囊的兩根導管),及環繞于外囊體底部外周的帶孔管,囊體通過導管與注射閥相通,帶孔管通過導管與外界相通。
????上述的外囊體內置有已塑型的內囊體,內囊體可塑型為耳、鼻、手指,腳趾等多種形狀。
????上述注射閥可為一個注射閥分上下兩個腔體(上腔呈圓臺形通向內囊,下腔呈圓柱形通向外囊)或為兩個單獨注射閥,且分別連接通向內外囊的兩根導管。
????上述的外囊體為皮膚軟組織擴張囊,并附著有可外伸的足突,足突中空,足突壁加厚比外囊體硬,內可通入液體垂直擴張器表面向外延伸。
????上述的外囊體底部外周附著有帶孔管,帶孔管成圓或弧形環繞外囊體底部,并通過導管與外界相通。
????上述的塑型的內囊體所用的材料可為一致,厚度不同,也可材料不一致,附或不附著于外囊體底部內側。
????上述的外囊體、足突、帶孔管、導管及注射閥采用醫用硅橡膠材料或其它對人體無毒無害高分子材料制成。
????上述的注射閥若為上下兩個腔的共同體,則注射閥上下兩腔體連接部(即圓柱體中部)用不銹鋼圓形薄片隔開,金屬薄片位于連接部內的中心位置,平行于上下腔表面。
????上述的與外界相通的導管盲端可外接注射器,以便于術后引流、沖洗,皮瓣塑型時囊外負壓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未經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71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