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惡性血液病的復方抗白膠囊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45810.4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6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風;王承華;顧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風;王承華;顧揚 |
| 主分類號: | A61K36/70 | 分類號: | A61K36/70;A61K36/315;A61K36/258;A61P7/00;A61P35/02;A61K33/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惡性 血液病 復方 膠囊 | ||
所屬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惡性血液病的復方抗白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純中藥制成的膠囊制劑。其特征是所述中藥制劑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雄黃1份,青黛1份,人參2份,經粉碎、灌裝膠囊,制備而成。
背景技術惡性血液病是指原發于造血干/祖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征性表現。目前,引起惡性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諸如: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免疫、污染等,這些原因很多是近些年現代工業發展的產物,從而使惡性血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血液病有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以往由于對疾病本質“本虛標實”的認識不足(正虛毒犯,正不勝邪,傷及陰陽,日久致瘀,毒瘀互結,盤踞骨髓而發病),缺乏特效療法,許多疾病被人們稱為“不治之癥”。現代醫學對惡性血液病的治療多采用化療手段,因其對臟器損傷等嚴重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差,總體治療效果不佳、治愈率低、易復發。盡管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根治惡性血液病的方法,然因其高昂費用、骨髓資源匱乏,加之移植相關并發癥及復發等問題尚未得到很好解決,因此造血干細胞移植僅對部分惡性血液病患者受益。姑息支持治法是無奈之舉。
中醫藥有著廣闊資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醫者就開始使用砷劑治療蟲毒、邪氣。然礙于砒霜、雄黃劇毒,用之甚為謹慎,外用者居多。《證類本草》指出使用青黛解雄黃毒性,二者相須為用,等分研末口服可用治諸蟲毒所傷。此后青黛、雄黃散廣泛用于治療疑難內科疾病,諸如腹部癥瘕積聚、瘰疬、蟲毒證、小兒疳積、牙病等,取其“以毒攻毒”之意。近30年我們采用中藥治療白血病取得了突出成績,引起國內外血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發明內容本發明采用傳統中藥人參、雄黃、青黛,結合現代科學生產工藝,提供了一種治療惡性血液病的復方抗白膠囊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選用中藥雄黃1份,青黛1份,人參2份,,超微粉碎,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品解毒祛瘀,扶正培本,用于治療惡性血液病。本產品經臨床療效觀察統計,采用2000年MDS國際工作組關于MDS療效標準進行藥效評價,統計36例患者,其中完全緩解2例(5.55%),血液學進步19例(52.78%),穩定9例(25%),無效6例(16.67%),總有效率83.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風;王承華;顧揚,未經劉風;王承華;顧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58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動力鋰電池極片涂布的擠壓涂布模頭
- 下一篇:一種自動供應膠水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