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山茶園生態互補牧雞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5506.X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5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康進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進仙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陳左;寸浩鴻 |
| 地址: | 67930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山 茶園 生態 互補 牧雞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技術中的養雞方法,尤其是一種高山茶園生態互補牧雞法。
背景技術
雞是人類最早將原雞馴化養殖的家禽,由于它能為人們提供蛋、肉高蛋白食品而深受喜愛,廣為飼養。隨著科技發展,農戶小生產式的養雞方法,逐漸被集約化、機械化養殖生產所替代,無論蛋、肉的產量、生產效率、還是性價比等方面均遠遠超越了傳統養雞業,為市場提供了大量商品蛋、肉,滿足了大眾的需求。但由于飼養方式、飼料、雞種等的更改,使雞肉、雞蛋的內在質地、味道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亦日益提高,從溫飽型轉向營養型、保健型,為滿足這種需求,相應也出現回歸了一批改進的傳統養雞法,把雞放牧于山林、果園,以回歸自然的形式進行飼養,所產蛋、肉價格盡管遠遠高于普通籠養雞,但仍受市場歡迎。如申請號為201010219871.4名叫“一種改進的果園牧放養雞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將雞放牧于果園,利用果園種飼料供雞食用,減少了飼料用量,能生產出高質量的蛋、雞,并有效防止了雞對果樹的傷害,是一種較好的牧雞法。不足之處是該法將放牧場地僅僅局限于果園,其它林地未涉及,如茶園,而且只是利用果樹間被隔開的空地種植飼草供雞啄食,樹與雞之間的生態關聯度只是共生,而不是互生。
另外,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必須品,但在種植生產中,為追求高產,有過多施用農藥化肥的傾向,致使市場上所售茶葉不少是農藥化肥殘留超標,影響了茶的品質,常期飲用無疑會對人體健康不利,為克服這種現象,市場也推出了合格的生態茶、有機茶,不過此類茶在種植過程中的許多環節,如除草、滅蟲、施肥等均加大了人工管護,造成人力成本相對較高。
發明內容
對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防治草、蟲害,減少人力用工,降低種、養成本的高山茶園生態互補牧雞法。
本發明在野外牧放養雞,其特征在于以高山生態茶園為放牧場地,分片區輪回放養裸頸雜種雞,早放、晚收,雞、茶生態互補。
上述牧雞法是將10日齡后的雛雞放入圍網茶園中圈養,一只老母雞帶20-40只雛雞,每日早、中、晚各補飼一次食料,以哨音攏雞;
將2月齡后的育成雞放牧到茶園,以一只公雞領20-30只為一群,每日中午、下午喂食料各一次,哨音攏雞。
上述的每畝茶園放牧育成雞15-20只;
上述的牧雞法以100畝為一片區,放牧10-15天后轉至新片區;
茶園不施農藥化肥,只施農家肥;
茶園中每10畝設一個涼棚,一個飲水池,一個沙池和15-30個蛋窩。
裸頸雞是一種脖頸上沒有羽毛的雞,學名叫特蘭西瓦尼亞裸頸雞,又叫“Turken”,其裸頸是由于一種復雜的基因突變引起的,多年前由英國傳教士帶入中緬邊境一線的克欽族山寨喂養,后與當地土雞雜交繁殖,歷經多年其雜種依然保持了脖子無羽的特點。該雜種雞形體高廋,腳腿長,脖子無羽,趾長,爪利硬,耐粗飼,抗逆抗病性強,喜歡野外放養,善于在林地中尋食昆蟲、青草,成雞對山區多見鷹隼等猛禽的侵襲有一定躲防能力,蛋、肉味鮮香。高山生態茶園因限、禁施用農藥化肥,所以各種昆蟲易于繁殖危害茶葉生長,尤其是金龜子、綠葉蟬、地老虎、小青蟲、螞蟻、土蠶等害蟲及各種雜草,對茶葉危害極大,嚴重影響茶葉品質,產量,而裸頸雜種雞習性,正適合高山生態茶園放牧,其個高脖子長易于發現啄食茶樹上的寄生蟲,趾爪硬利善于搜刨茶樹根腳的蟲、蟻及草芽,雞糞又是茶樹很需要的有機肥,封行后的茶帶茶園又為雞提供了放牧、尋食、遮蔭場所,所以雞、茶生態互補,能產出有機茶、生態雞。
具體操作如下:在海拔1600-2200m的山地上開辟茶園梯帶,種植云南大葉種茶,當茶樹封行后即可將茶園用作牧雞場地,將裸頸雜種雞所產蛋分期由本地母雞孵抱,同時亦用孵蛋設備批量孵化,出雛后均交由母雞帶,每只母雞帶20-40只雛雞,前10天放于室內養,10天后,風和日麗時便可放入網罩圍護的小塊茶地中試養,仍由母雞帶,每日早中晚每三次添喂飼料,吹哨攏雞,圈內要設遮蔭棚及飲水池、沙池,,早放晚收。2月齡后放入茶園片區內牧養,以一只成年公雞領一群,每群20-30只,每天中午及下午各補飼一次食料,吹哨攏雞,早放晚收。從雛雞起按雞病防疫程序,給雞進行新城疫、雞瘟、禽霍亂等疫、菌苗注射防疫,并注意飲水消毒,保持雞群健康。茶園放牧場中,每10畝設一個遮蔭棚,一個飲水池、一個沙池及產蛋窩15-30個。以100畝茶地劃為一個片區,每個片區牧雞10-15天,便又移至另一片區放牧,輪回不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進仙,未經康進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55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