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照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5105.4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2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馮耀軍;何源源;張新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K9/20 | 分類號: | F21K9/20;F21V29/503;F21V17/00;F21V2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照明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100),包括電路板(1),其中照明裝置(100)還包括:布置在電路板(1)的第一側的第一光源(21)和配屬于第一光源(21)的第一散熱裝置(31);以及布置在電路板(1)的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上的第二光源(22)和配屬于第二光源(22)的第二散熱裝置(3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LED照明具有發光效率較高,能耗較小,比較環保的優點。同時,隨著LED照明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成本越來越低。因此人們越來越愿意將其作為光源應用到現有類型的照明裝置中,尤其是應用在LED標識照明裝置中。
LED標識照明裝置通常被設計為在電路板的兩側同時布置LED芯片。在這種類型的標識照明裝置中,通常選擇FR-4型電路板,這種電路板的成本低廉。但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是,FR-4型的電路板的導熱性能較差。而密集地布置在電路板兩側的LED芯片加劇了照明裝置的散熱問題。而較差的散熱對照明裝置的最直接的影響在于降低了LED的發光效率,縮短了LED芯片的壽命。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解決散熱問題,通常為LED芯片單獨地配備一個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與LED芯片分別布置在電路板的兩側。但是電路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這無形地增大了在LED芯片和散熱裝置之間的熱阻,其散熱性能并不好,這尤其是使用FR-4型的電路板時的散熱效能更低。此外,散熱裝置和LED芯片分別要占據電路板的一定空間,因此,對LED芯片和散熱裝置在電路板上的空間布置還有一定的要求,以滿足散熱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同時其成本低廉,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照明裝置上的部件的空間布置更加合理。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一種照明裝置由此實現,即該照明裝置包括:電路板;布置在電路板的第一側的第一光源和配屬于第一光源的第一散熱裝置;以及布置在電路板的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上的第二光源和配屬于第二光源的第二散熱裝置。根據本發明的照明裝置設計成一種雙面照明裝置,為此在電路板的兩側都布置了光源。為了將光源產生的熱量及時地排散出去,為每個光源單獨地配備了散熱裝置。而散熱裝置和與之所屬的光源同時布置在電路板的同一側,因此來自光源的熱量既可以通過電路板直接傳遞給散熱裝置,而不必使熱量穿過電路板傳遞給散熱裝置,這降低了在熱傳遞路徑上的熱阻,從而提高了照明裝置的散熱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設計方案提出,第一散熱裝置圍繞第一光源布置,并且第二散熱裝置圍繞第二光源布置。由于光源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是在周向上輻射出去的,因此,圍繞光源布置的散熱裝置能夠在各個方向上接收來自光源的熱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排散光源產生的熱量,由此提高了整個散熱裝置的散熱性能。
優選的是,在第一散熱裝置和第二散熱裝置的中央分別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光源安裝在第一通孔中,并且第二光源安裝在第二通孔中。由于通孔開設在散熱裝置的中央,因此布置在通孔中的光源就可以將其產生的熱量在各個方向上均勻地傳遞給散熱裝置。
有利的是,第一散熱裝置包括第一基體和從第一基體的表面上延伸出的多個第一散熱肋,第二散熱裝置包括第二基體和從第二基體的表面上延伸出的多個第二散熱肋。散熱肋顯著地增大了散熱裝置與周圍環境,尤其是對流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散熱裝置的散熱性能。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設計方案中,第一散熱肋和第二散熱肋設計成分別從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的表面上延伸出環形周壁,環形周壁彼此同心地布置。在本發明的另外的設計方案中,第一散熱肋和第二散熱肋也可以為在基體的表面上延伸出的多個獨立的片狀散熱肋。
根據本發明提出,照明裝置還包括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布置在第一散熱裝置上并封閉第一通孔,第二透鏡布置在第二散熱裝置上并封閉第二通孔。透鏡與散熱裝置以及電路板共同形成了封閉光源的空腔,從而防止了外界污染物對光源的侵害。另外,根據設計的需要也可以通過應用不同類型的透鏡來獲得不同的光輸出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51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