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人工濕地除污能力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5087.X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5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熊亞;陳欣;田雙紅;王新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人工 濕地 能力 方法 | ||
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污染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提高人工濕地水力負荷、有機負荷及有機物去除效率,同時能夠有效延緩人工濕地堵塞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從70年代末首次建造人工濕地以來,由于具有投資低,運轉費用低,維護技術低等優點,備受業界的關注,并迅速在全球特別是發達國家推廣開來,目前它被廣泛應用于處理市政用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礦山及石油開采廢水,農業點源污染和非點源污染以及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治理中。
影響人工濕地去除有機物效率的主要有影響因素之一是人工濕地中的溶解氧。?傳統人工濕地系統溶解氧主要來自植物輸氧、大氣自然復氧及來水攜氧,?這些氧的傳輸能力十分有限,導致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率較小,?去污能力有?限,占地面積較大,這些問題限制著人工濕地的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因此,增加人工濕地中溶解氧,加速有機物的好氧分解,提高有機物去除效率是目前人工濕地研究的熱點之一,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改良人工濕地技術,?將一些傳統污水處理技術鼓風曝氣和通風強化等引入人工濕地。但由于一般人工濕地的面積大、填料密度大,氣阻大,因此,鼓風曝氣和強化通風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不用消耗動力,能有效提高人工濕地除污效果的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人工濕地除污能力的方法,在人工濕地內部設置有與進水管路平行的增氧管路,在所述增氧管路內通入液體氧源,所述液體氧源透過增氧管路與廢水混合。所述增氧管路中的液體氧源沿廢水流經方向逐步釋放氧氣,自動增加人工濕地裝置內的溶解氧濃度,提高人工濕地除污能力。
進一步的,所述液體氧源為過氧化氫,由于過氧化氫本身分解出來的自由基的氧化性能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有機污染,增加后續生化過程的效率;?同時過氧化氫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進一步的,在所述人工濕地的填料底部添加液體氧源的分解促進劑,進一步促進液體養院的分解。
進一步的,所述分解促進劑為Mn,Fe、Cu、C。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可以通過改變過氧化氫的濃度,大范圍調控人工濕地基質內部的溶解氧的濃度。
(2)由于氧源為液體物質,無需額外動力的進入地基質內部,增加垂直流人工濕地內部的溶解氧濃度。
(3)本發明的液體氧源如過氧化氫由于其本身和促進劑作用下分解出來的自由基的氧化性能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有機污染,增加后續生化過程的效率。???
(4)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發明中所涉及的過氧化氫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人工濕地為垂直流式人工濕地,單個規模為Φ200×1000(mm),布水高度為900mm。由下往上:第一層為路基石層+100g錳砂濾料,粒徑30~40mm,路基石層厚200?mm;第二層為紅磚層,粒徑10~20mm,紅磚層厚500mm;第三層為紅壤土層+3g?MnO2,粒徑為3~8mm;紅壤土層厚200mm,在人工濕地內設置有增氧管路,在增氧管路內通入H2O2。
全天不間斷運行24個小時,水力負荷為1.83m3/m2·d,B柱H2O2的投加量為25?mL/d。進水模擬生活污水,COD?250?mg/L。每天監測一次,監測采樣時間為9:00,連續監測25天以上。出水口COD濃度基本穩定在74.2?mg/L,?去除效率為?70.3%。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本實例中人工濕地的頂層填料為河砂,具體為單個規模為Φ200×1000(mm),布水高度為900mm。由下往上:第一層為路基石層+100g錳砂濾料,粒徑30~40mm,路基石層厚200mm;第二層為紅磚層,粒徑10~20mm,紅磚層厚500mm;第三層為河砂層?+?30g錳砂濾料2,粒徑為2~5mm,紅壤土層厚200mm,在人工濕地內設置有增氧管路,在增氧管路內通入H2O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50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