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曝氣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4939.3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5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迪;金強;張天柱;趙詠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生物 濾池 接觸 氧化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及循環經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新型曝氣設備。
背景技術
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曝氣生物濾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內置顆粒填料層,采用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主要由曝氣鼓風機和專用曝氣器組成,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以上兩種工藝中,均采用鼓風機及專用微納米氣泡發生器或穿孔曝氣管進行曝氣增氧,這種曝氣技術在水處理工藝中普遍應用,但是,由于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的利用率較低,空氣的氧傳質速率也較低,因此需要鼓入大量空氣才能滿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的需要,但鼓風機存在能耗大及噪音大的缺點。其次,由于采用這種鼓風曝氣系統,導致其氣泡直徑相對較大,而在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填料緊密或者微生物生長旺盛的區域,阻力較大,所以容易導致大量的氣泡從阻力較小的區域通過,形成不均勻的曝氣,形成氣體短流的現象。最后,大量的曝氣形成的剪切力,可以使填料區域的微生物附著力變弱,在填料掛膜到一定程度后脫落,無法形成穩定的生物膜附著和生物膜的自然脫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曝氣設備,可以解決目前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鼓風曝氣設備存在氣泡直徑大,曝氣不均勻,影響池內填料掛膜的問題,該設備可使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均勻曝氣,不影響池內的填料掛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曝氣設備,包括:
配水池、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純氧供給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其中,
所述配水池設有原水進水管和原水供水管;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設有進水管、進氧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與所述配水池的原水供水管連接,所述進氧管與所述純氧供給裝置連接,所述出水管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連接,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上設有出水口。
由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曝氣設備通過配水池、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純氧供給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有機連接,相互配合,以進水為水介質,在配水池中進行水循環,在水循環過程中完成氧氣的溶解過程,并形成含有大量微納米氣泡的氣泡水,將氣泡水通過配水管路注入到曝氣生物濾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底部配水系統即可完成整個工藝的配水和增氧曝氣過程。該曝氣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曝氣均勻、增氧效果好,不影響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掛膜狀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曝氣設備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曝氣設備的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曝氣設備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曝氣設備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或三的曝氣設備應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曝氣設備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五的曝氣設備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或五的曝氣設備應用于曝氣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49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黃河泥沙和污泥制備超輕陶粒的方法
- 下一篇:防護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