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內熱口干的中藥湯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4916.2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2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梅桉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平縣潤發藥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9/00;A61P1/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 地址: | 556104 貴州省黔***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內熱 口干 中藥 湯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具體是涉及一種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口干多由肝腎陰虛、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熱盛津傷、煎灼津液所致。不能以為區區口干無礙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實,口干是多種疾病的信號。如糖尿病、甲亢等都有口干的癥狀。
因陰虛內熱而導致的口干指由于體內陰液虧虛,水不制火所致的發熱證。癥見兩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夜熱早涼,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陰虛內熱往往病勢緩慢,病程較長,需要長期調理,中醫建議采取養陰清熱的方法,同時也要調整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心平氣和。
雖然現有技術中已有治療陰虛內熱的中藥配方,本發明的配方原料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內熱口干的中藥湯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內熱口干的中藥湯劑,其配方是按以下質量比搭配而成:蘆根10-12:綠豆10-12:冰糖8-10:百合4-6:沙參2-5:麥門冬3-5:枸杞子1-2。
?????治療內熱口干的中藥湯劑制備方法是:將中藥原料按以下質量配比放入煎藥器具內:蘆根10-12:綠豆10-12:冰糖8-10:百合4-6:沙參2-5:麥門冬3-5:枸杞子1-2;加入飲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過藥面2-4cm為宜,浸泡20-30min,然后用大火將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30min后停止,每劑藥煎至250-350ml,濾去藥渣,取湯劑即可。
????本發明通過把具有降火解熱,生津潤肺功效的中藥有效地搭配在一起,從根本上對內熱口干的癥狀進行調理,從而達到養陰清肺,清熱消渴的目的。本配方藥材易得,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效果較好。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鮮活干的根莖。性味:甘寒。歸經:入肺,胃經。功能:清熱除煩,止嘔。主治:煩渴,嘔噦反胃。(《中藥大全》249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綠豆,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藥性:味甘,性寒。歸心、肝、胃經。功能主治:清熱,消暑,利水,解毒。主治暑熱煩渴,感冒發熱,霍亂吐瀉,痰熱哮喘,頭痛目赤,口舌生瘡,水腫尿少,瘡瘍癰腫,風疹丹毒,藥物及食物中毒。(《中藥大辭典》3176頁,2006年第二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冰糖,為禾本科植物甘蔗莖中的液汁,制成白砂糖后再煎煉成的?冰塊狀的結晶。藥性: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肺二經。功用主治:補中和胃,潤肺止咳。主治脾胃氣虛,肺燥咳嗽,或痰中帶血。(《中藥大辭典》1312頁,2006年第二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以及山丹等多種百合屬植物的地下干燥鱗莖片。性味:苦,微寒。歸經:入心、肺經。功能:潤肺止咳,清熱,安神,利尿。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負重,小便不利等癥。(《中藥大全》640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性味:甘淡,微寒。歸經:入肺、胃經。功能: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熱陰傷燥咳,胃燥咽干口渴。(《中藥大全》622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麥門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干燥塊根。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入肺、心、胃經。功能:潤肺清心,益胃生津。主治:勞熱咳血,燥咳癱粘,心煩口渴,津枯便秘等癥。(《中藥大全》627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的半干燥成熟漿果。性味:甘,平。歸經:入肝、肺、腎經。功能:補肝腎,強筋骨,潤肺,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虛勞咳嗽,頭目眩暈,目赤生翳,消渴等癥。(《中藥大全》618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歸經:入心、肝經。功能:活血通絡,涼血消腫,除煩清心。主治:痛經,經閉,腹部腫塊,瘀血作痛癰腫瘡毒,煩熱不安。(《中藥大全》458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性味:酸、苦,微寒。歸經:入肝經。功能:清瀉肝火,散瘀活血,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瘀滯腹痛,癰腫瘡毒,關節腫痛,胸脅疼痛。(《中藥大全》460頁,1998年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平縣潤發藥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黃平縣潤發藥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49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