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回轉支承齒輪淬火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3890.X | 申請日: | 2012-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6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虎;唐華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宣城市乾坤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32 | 分類號: | C21D9/32;C21D1/62;C21D1/1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支承 齒輪 淬火 工藝 方法 | ||
1.一種回轉支承齒輪淬火的工藝方法,其主要工序是對回轉支承的內圈和外圈分別進行粗車、精車、插齒、淬火和回火,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中的淬火設備中的感應器采用中頻淬火感應器,淬火液為PAG淬火液,淬火設備中包括有旋轉工座臺,所述旋轉工作臺一側設有可垂直移動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側的水平側板上架設有水平移動的滑座,所述滑座上固定安裝有驅動中頻淬火感應器,所述中頻淬火感應器前端部的感應頭為梯形,所述感應頭與其對應的齒溝配合時應留有耦合空隙,所述輔助定位導桿與中頻淬火感應器前端部的感應頭并列,且均固定安裝在滑座伸出的固定桿上;
其利用上述淬火設備淬火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首先對待淬火工件的運動精度,中頻感應器的位置移動進行調控,將待淬火工件平放在旋轉工作臺上,由數控電機控制旋轉工作臺做精度較高的斷續運動,從而控制帶淬火工件的運動精度,通過滑座在水平側板上的移動、固定座的垂直移動,實現了中頻感應器位置的調控;
(2)、將待淬火工件清潔干凈,不得殘留加工殘留物和其它附著物、油污,吊裝上淬火設備上,安放妥當后,用百分表檢測工件的外圓徑向跳動,跳動控制在0.1mm之內,用壓板對稱四點壓緊工件,每次安裝工件前對工作臺也要進行清潔;
(3)、調整中頻淬火感應器的感應頭與待淬火工件齒溝之間的間隙,用塞尺檢測中齒溝與其配合的頻淬火感應器的感應頭之間的間距,控制感應頭的底端與其對應的齒根位置之間的耦合間隙h3、感應頭的兩側與其對應的齒溝位置的耦合間隙h5和感應頭頂部與其對應的齒頂位置的耦合間隙尺寸h4的尺寸,如:控制感應頭的底端與其對應的齒根位置之間的耦合間隙h3和感應頭的兩側與其對應的齒溝位置的耦合間隙h5不受模數影響,一般取h3=?1.5~2mm,h5=?1.25~1.5mm,而感應頭頂部與其對應的齒頂位置的耦合間隙尺寸h4需根據待淬火工件的齒輪模數來確定;
(4)、通過溫度儀進行監控調整PAG淬火液的溫度,通過冷卻塔將PAG淬火液溫度控制在40±10℃,通過折光儀配合粘度測定法、真實濃度測定法檢測PAG淬火液濃度,通過PAG淬火液中加入水將濃度控制在9±1%;
(5)、調整中頻淬火設備感應頻率及電壓、電流輸出參數,中頻感應器的工作頻率取決于淬火深度,一般取的電流透入深度是淬硬層深度的2倍,回轉支承齒面淬火深度為3~5mm,計算頻率范圍在7~2.5KHz,具體取值根據淬火溫度相關;同時就齒圈整體而言,淬火方式是斷續的,中頻感應器在加熱淬火后,將通過工作臺旋轉,采用間隔2~3齒的方式循環淬火,這個循環方式可以通過設備數控方式進行設置,過程中配合淬火設備中的輔助定位導桿,可確保每次淬火感應器旋轉后相對齒形的位置一致,而且由于中頻感應器運動也不是連續勻速的,考慮到淬火前后的齒輪自身溫度狀態,因此中頻感應器開始在齒的端面前停留2~3秒,給工件預熱,然后以均勻的速度大約在1.5mm/s左右的速度淬火,出口端停留1秒左右時間;
(6)、按照步驟(5)對待淬火工件的所有齒溝進行淬火后,檢查淬火硬度和外表質量,合格后進行首件加工,首件檢測后方可批量生產,在批量生產過程中注意每班過程參數記錄,用統計分析方法,逐步控制過程工藝參數,淬火后10小時之內必須進行回火處理,回火溫度190±10℃,保溫2個小時,空冷,再次檢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支承齒輪淬火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待淬火工件的調質或正火硬度210-260HB,齒面淬火硬度在50?~56HRC之間,齒面淬硬層深度h=3?~5mm,齒根淬硬層深度h1不小于1.5mm]齒輪精車中的待淬火工件齒溝的粗糙度為3.2-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宣城市乾坤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宣城市乾坤回轉支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389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