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F6 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發生概率的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3060.7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9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文;賈申利;趙虎;姜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f sub 斷路器 弧后熱 氣體 擊穿 發生 概率 評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評估SF6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發生概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六氟化硫(SF6)氣體由于具有優良的絕緣和滅弧性能,已被廣泛應用于高壓氣體斷路器(GCB)中。在SF6斷路器大容量、小型化的發展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滅弧室的優化設計及其與操作機構的匹配,來提高弧后介質恢復強度、降低重燃概率。
近年來,國內外對SF6開關電弧的磁流體動力學(MHD)仿真做了大量工作,為高壓斷路器設計與優化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為進一步研究零點附近的電弧特性,特別針對其電擊穿特性,一些學者對折合臨界擊穿場強(E/N)cr的理論計算進行了研究。
盡管評估高壓斷路器弧后介質電擊穿特性對于產品的優化設計和性能提高的非常重要,但目前還沒有SF6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特性的有效評估方法或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評估SF6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發生概率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評估SF6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通過求解Boltzmann方程,得到電子能量分布函數(EEDF),進而確定不同溫度和壓強下SF6氣體的臨界擊穿場強Ecr。
(2)通過SF6電弧的MHD仿真分析,確定弧后滅弧室內壓強和溫度分布。
(3)比較滅弧室內各點處由恢復電壓引起的場強Ea與相應溫度和壓強下SF6的Ecr,可確定滅弧室內各點發生電擊穿的概率。
步驟(1)中為提高計算精確度,SF6氣體的臨界擊穿場強Ecr由其相應壓強下的折合臨界擊穿場強(E/N)cr確定,電弧MHD仿真分析采用真實氣體模型。
該方法對于是否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噴口材料的SF6斷路器的弧后電擊穿特性評估均適用,為SF6高壓斷路器弧后電擊穿特性的評估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SF6氣體折合臨界擊穿場強(E/N)cr的計算流程圖;
圖2是SF6高壓斷路器弧后電擊穿概率評估流程;
圖3是計算得到的不同氣壓下SF6氣體(E/N)cr隨溫度的變化;
圖4是由(E/N)cr確定的相應氣壓下SF6氣體Ecr隨溫度的變化;
圖5是滅弧室內燃弧過程中的溫度分布;
圖6是弧后80μs滅弧室內壓力和溫度分布;
圖7是弧后80μs滅弧室內Ecr和Ea的等值線;
圖8是弧后80μs滅弧室內Ea/Ecr的等值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過程進行說明。
本發明對SF6斷路器弧后熱氣體電擊穿特性評估的步驟如下:
(1)通過求解Boltzmann方程,得到電子能量分布函數(EEDF),進而確定不同溫度和壓強下SF6氣體的臨界擊穿場強Ecr。圖1為SF6氣體折合臨界擊穿場強(E/N)cr的計算流程圖,現詳述如下:
采用電子在6維相空間的分布函數在速度空間的兩項近似來求解Boltzmann方程。由等離子體動力學理論可知,電子在6維相空間的分布函數f(r,v,t)滿足Boltzmann方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30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