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O型圈轉移模壓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2907.X | 申請日: | 2012-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93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侯亞合;王新;楊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9C43/36 | 分類號: | B29C43/36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愛芳 |
| 地址: | 221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移 模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是一種O型圈轉移模壓模具,主要用于O型密封圈的生產,特別是用于較大型O型密封圈的生產。
背景技術
O形圈作為一種密封圈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O形圈的傳統制造方法是模壓法,其模具均為兩開模,根據O型圈的截面直徑和內徑的大小,事先成型好相應的膠條,模壓時先將膠條盤入相應型腔的凹槽內,再合模硫化。存在以下缺點:1、需預成型膠條,使生產工藝復雜化;2、預成型膠條技術參數難以控制,造成產品截面直徑的均一性較差,容易造成產品尺寸的超差,導致產品質量和產品合格率降低。3、預成型好的膠條在模壓成型時,需預先盤料,速度慢,限制了出模數量,生產效率較低;由于模具溫度較高,先盤入的膠料還可能發生焦燒,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O型圈轉移模壓模具。
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O型圈轉移模壓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間還有和上模和下模配合的中模,所述的下模上開有用于成型O型圈的下模腔,在每個下模腔的內側有料井和連通下模腔和料井的澆口,在每個下模腔的內側還有環內側一周的溢料槽;所述的上模為丅形;所述的中模為與上模配合的平底槽形,在中模上對應于下模上的下模腔處開有與下模腔配合的上模腔,在中模上對應于下模上的料井處開有貫通中模上下的流道。
上述技術方案將傳統的普通模壓更改為轉移模壓,增加一層模板,開設注料腔,省去了預成型膠條的麻煩,并且通過模具結構的調整,模具的單產可以提高35%,合格率達到99%以上。采用點澆口和較小的溢料槽,使分型面周圍的邊角料減少且容易分離,降低了毛邊處理工序的難度,提高了分型面處產品的外觀質量,同時也有利于產品尺寸穩定性和截面均一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O形圈轉移模壓模具省去了預成型膠條的麻煩,簡化了生產工藝;分型面處邊角料少且容易分離,產品質量、尺寸穩定性和生產效率均大幅度提高;相比于注射硫化成本低,可廣泛用于內徑較大的O形圈等產品的制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中模板局部仰視圖;
圖3是下模板局部俯視圖。
圖中:1、上模板;2、中模板;3、;4、下模板;5、流道;6、料井;7、澆口;8、下模腔,9、上模腔,10、溢料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O型圈轉移模壓模具,它包括上模1、下模4和位于上模1和下模4中間的中模2組成;在下模4上開有用于成型O型圈的下模腔8,每個下模腔的內側對稱設置有2個料井6和連通下模腔和料井的澆口7,在每個下模腔的內側還有環內側一周的溢料槽10;上模為丅形。中模2為與上模配合的平底槽形,在中模2上對應于下模上的下模腔8處開有與下模腔配合的上模腔9,在中模上對應于下模上的料井6處開有貫通中模上下的流道5。中模和下模和模后用定位銷3定位。
其使用方法是:根據O形圈性能要求設定配方,配合好的材料經混煉、出片后,進行普通膠條預成型,將成型好的普通膠條放入上下模之間的盛料腔內,合模,壓力和熱量由硫化機的上下模板傳遞至模具,膠料在壓力的作用下經流道5、料井6、澆口7進入中模板與下模板之間的模腔中,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進行硫化成型,硫化結束,打開模具,取出制品,去除飛邊,既得所需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29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清潔舒適方便吊水的護理床
- 下一篇:一種彎曲舒適的創可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