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焦粉深度處理焦化廢水COD及色度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2757.2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8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凌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漢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28;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楓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深度 處理 焦化 廢水 cod 色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化環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一種利用焦粉深度處理焦化廢水COD及色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鋼鐵冶煉企業焦化過程所生產的焦粉,一般除大量用于煉鐵和有色金屬冶煉(冶金焦)外,還作為還原劑和燃料大量用于鑄造、化工、電石和鐵合金、鐵礦石的燒結過程。
焦化廢水是在原煤干餾、煤氣凈化和化工產品精制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不僅排放量大,其中還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且成分復雜,其中含有的無機物包括大量銨鹽、硫氰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機物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酚類及其衍生物以及吡啶、喹啉、蒽等雜環大分子、難降解化合物。目前國內焦化廢水基本采用物化或生化處理工藝,單一生化處理只能滿足酚、氰、氨氮達標排放要求,COD、色度等指標難以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排放標準要求,而物化處理因為要投加藥劑,成本往往較高。根據GB8978-1996要求和焦化廢水處理現狀,要實現主要污染物的全面達標排放,必須對生化處理后的廢水實行進一步的深度處理。
目前,國內外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和強氧化劑氧化法。寶鋼曾經引進日本的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深度處理其焦化生化廢水,但因活性炭本身的價格比較昂貴,活性炭再生處理過程產生再生污水,再生操作難度大、運行成本高等問題而導致裝置最終停用。國外采用臭氧氧化法的地方,存在耗電量大、運行及投資費用高,操作不當易對周圍生物造成危害等問題。強氧化劑氧化法也存在藥劑費用高的缺點。國內發明開發的一些焦化生化廢水深度處理新方法也各有其優點和不足,如催化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對焦化廢水的處理,效果雖然顯著但存在設備腐蝕、反應器堵塞、運行成本過高等問題;微波輻射—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焦化廢水方法,同樣由于技術成熟性和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實現工業化還有較大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焦粉深度處理焦化廢水COD及色度的方法,以解決目前焦化廢水處理后COD和色度等指標難以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難題。
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利用焦粉深度處理焦化廢水COD及色度的方法,在整體工藝上做了如下布局:生化系統出水依次流入蓄水池、焦粉吸附反應池、焦粉吸附沉淀池、高級氧化反應池、高級氧化沉淀池,最終出水達標外排;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a、于焦粉吸附反應池前端投加焦粉,在焦粉吸附反應池中與生化系統出水混合,進行吸附反應;
b、將a步驟中的混合液送入焦粉吸附沉淀池沉淀,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送入高級氧化反應池,沉淀送入貯渣池;
c、將步驟b所分離出來的上清液送入高級氧化反應池,通過投加混合絮凝劑,進一步去除COD、色度等;
d、將步驟c中的混合液送入高級氧化沉淀池沉淀,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清水池達標外排,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
更進一步地,在步驟a中,投加焦粉的堆密度為0.5~0.7g/ml,投加量為進水量的1.5~5%(質量體積百分比);通過焦粉吸附反應池中的攪拌裝置與生化系統出水均勻混合。
更進一步地,混合液在步驟a中為連續式進出水,保持流動。
更進一步地,在步驟c中投加的絮凝劑為HL-9705A、HL-9705B,投加量分別為600ppm、300ppm。
本發明利用焦粉物化性能類似活性炭的吸附性質,對焦化廢水生化系統出水進行處理,攪拌混合后,在水中的濃度穩定,保持良好顆粒活性和較大的顆粒表面積,可以很好地吸附處理焦化廢水。
步驟a采用連續式進出水,使焦粉吸附反應池的水力流態集混合與推流為一體,從而保持吸附池中焦粉始終處于懸浮狀態,延長有效吸附時間,避免焦粉的過早沉積。
采用本發明后,可將焦化廢水色度控制在20倍以下,COD控制在100mg/L以下,達到GB8978-1996國家一級出水標準。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注:A:生化系統出水;B:絮凝劑HL-9705A、HL-9705B;?C:出水。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本發明在某廢水處理工程中所做的運行試驗,該試驗為封閉試驗,非特定人群不能接觸、了解試驗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漢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漢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27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針織橫機的浮紗探測裝置
- 下一篇:印染廢水處理用陶瓷膜過濾元件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