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再生磷系阻燃滌綸短纖維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2452.1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7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俊濱;張開友;付文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07 |
| 代理公司: | 揭陽市博佳專利代理事務所 44252 | 代理人: | 黃鏡芝 |
| 地址: | 51532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 阻燃 滌綸 短纖維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再生滌綸改性纖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由廢舊聚酯PET瓶片料通過添加阻燃劑生產再生磷系阻燃滌綸短纖維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生產的阻燃滌綸纖維有很多,但歸納起來就二種:一種是表面整理法,其生產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在纖維后續加工過程中,纖維在阻燃溶液中浸泡、噴灑,經烘干定型而成。由于阻燃劑是吸附在纖維表面,內在分子結構中并無阻燃成分,因此,在紡織加工過程中,由于機械摩擦或制成織物經多次洗滌,阻燃性能幾乎消失,達不到永久阻燃的作用。另一種是共聚改性法,就是將含阻燃元素(主要是磷、鹵、硫、氮、硅)或同時含有這些元素的化合物,作為共聚單體,引入纖維高聚物分子鏈中,以提高難燃性,一般在酯化或酯交換結束后,加入含阻燃元素的二元醇或二元酸共縮聚而成。其中:在共聚改性法中,按照阻燃元素分類又可分為鹵素和非鹵素系兩大類;鹵系阻燃劑阻燃效果雖好,然而含氯、溴的阻燃材料在燃燒時易放出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的鹵化氫氣體。另外,鹵系阻燃劑常與協同劑銻氧化物配合使用才能達到好的阻燃效果,這種阻燃體系的材料燃燒時常會釋放出大量的煙霧和一些有害物質,因此對鹵素阻燃劑已被禁止使用。因為對環境的影響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愈加受到重視,所以鹵系阻燃劑正在逐漸被其它環境友好型的阻燃劑體系取代。非鹵素阻燃劑其主要代表有:有機磷和無機磷系阻燃劑。磷系阻燃劑生產的阻燃材料,具有抑煙性,且在燃燒過程中不會放出有毒或腐蝕性氣體,是目前典型的環境友好型阻燃劑。然而含磷共聚單體的熱穩定性差并且由于磷化物的酸性,?在反應和紡絲過程中會降低聚合物熔體的粘度,生產工藝、技術難度高、可紡性差、纖維疵點多。因此,大多數的磷系阻燃纖維基本上是采用表面整理法生產(特別是再生阻燃滌綸纖維)。目前就是采用共聚反應紡絲法也是運用在熔體直紡和阻燃切片紡方面,以廢舊聚酯(PET)添加磷系阻燃劑生產的阻燃滌綸纖維的方法還沒有見文獻報道。?
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32004?7)公開一種由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添加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制備阻燃纖維及其方法,在其背景技術中指出:采用?PET?聚合物添加阻燃劑制作纖維,雖能持久性阻燃,但在紡絲過程中阻燃劑會發生分解,成纖后降低了阻燃效果,因此采用?PET?聚合物制成的阻燃纖維其阻燃效果不能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在現有制備再生滌綸短纖維工藝基礎上,優化生產工藝,提供一種再生磷系阻燃滌綸短纖維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按重量比為10~12∶88~90的磷系阻燃劑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與廢舊聚酯PET瓶片料混合后在螺桿擠出機中,經熔融、擠壓造粒制得磷系阻燃母粒,再按重量比為8~10∶90~92的磷系阻燃母粒與廢舊聚酯PET瓶片料混合后經熔融紡絲,得到阻燃氧指數達到30%以上的再生磷系阻燃滌綸短纖維。?
本發明,所述磷系阻燃母粒的生產工藝包括:按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10~12wt%與廢舊聚酯PET瓶片料90~88wt%配料;廢舊聚酯PET瓶片料在轉鼓干燥機中干燥2小時,再加入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混合后繼續干燥,干燥的溫度為110~115℃,繼續干燥的時間為6小時以上,干燥后含水率為0.015?wt%以下;經干燥后的物料再加入螺桿擠出機中,經熔融、擠壓造粒,造粒螺桿的溫度為240~275℃,主機轉速為50~80轉/分,喂料速度80~120公斤/小時,切粒機速度25~30Hz,母粒規格為Φ3.5~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24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