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超臨界水堆的MOX燃料組件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2340.6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8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濤;孫燦輝;程萬旭;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G21C3/32 | 分類號: | G21C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張文寶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臨界 mox 燃料 組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核能發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超臨界水冷堆的MOX燃料組件結構。
背景技術
超臨界水冷堆是國際核能界公認的第四代核能堆型之一。超臨界水冷堆運行在超過工質熱工臨界點的溫度和壓力下。超臨界水冷堆堆內核燃料產生熱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超臨界水冷堆組件結構主要有四邊形組件和六邊形組件等結構。近幾年,各核能先進國家均對超臨界水堆組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現了多種組件設計。通過新的組件結構來改善組件軸向的功率分布。歐盟、日本、加拿大、韓國都設計出各類適合超臨界堆的組件結構。在國內,上海交大設計出適用于混合譜的組件設計方案;清華大學采用小組件,并在四角處采用不同富集度的燃料的組件結構設計方案。但是,由于超臨界水冷堆還處于概念設計階段,主要設計都是以UO2燃料為組件的,針對MOX燃料的組件設計目前還沒有見到。
在超臨界水堆中使用MOX燃料,既可以得到較高的熱效率,同時增加了燃料利用率,也減少了核擴散的風險。日本福島核事故中檢測到的放射性钚,可能就是3號機組中使用的MOX燃料熔化泄漏造成的。因此,為了反應堆的運行安全,需要對超臨界水堆使用MOX燃料組件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促使核能真正安全高效發展。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UO2燃料,超臨界水堆組件結構設計也是針對UO2燃料進行的。如果在特定設計中將UO2燃料直接替換為MOX燃料,可能在物理熱工性能方面出現變化。在相同的熱工參數分布條件下,MOX燃料組件中會有較大的徑向功率分布不均勻因子,會在功率因子大的燃料通道中產生更大的燃料中心溫度。且MOX燃料的熔化溫度要小于UO2燃料。如果不對研究所選的適用UO2燃料組件結構進行改進,而直接考慮采用MOX燃料,將會有較大的安全風險。因此,必須對原只適用于UO2燃料設計組件結構進行改進,提出適用于MOX燃料的組件結構設計,以保障超臨界水堆的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超臨界水冷堆組件結構設計中,使用MOX燃料會造成較大的組件功率不均勻因子,提供了一種適用于超臨界水冷堆的MOX燃料組件結構。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若干個水盒組成方形的殼體,在水盒組成的殼體內布置若干水棒,在水棒的間隙內布置直徑為R的MOX燃料棒;水棒分為大水棒和小水棒兩種形式,大水棒的橫截面為正方形,其長和寬分別為3R,小水棒的橫截面為矩形,其長為3R,寬為R;水棒與水棒之間、水棒與水盒的內壁之間的間距均為R,由整齊排列的MOX燃料棒填充;MOX燃料棒與水棒之間的空隙或MOX燃料棒與水盒內壁之間的空隙構成燃料劑冷卻通道。
所述大水棒按列布置,每相鄰兩列的大水棒交錯布置。
所述水棒分為內外兩層,材料分別為不銹鋼和二氧化鋯。
所述水棒的內層為熱導率小的二氧化鋯,外層為耐腐蝕的不銹鋼。
所述水棒分為三層,在兩層不銹鋼材料中間夾二氧化鋯材料構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在超臨界水冷堆中采用適用于所述MOX燃料的組件結構,與同類UO2組件相比,雖然由于MOX燃料特點,會有較硬的能譜,并可以降低功率不均勻因子,但有更低的組件徑向功率分布。經過適當的參數設置,達到與同類UO2組件設計相同的冷卻劑出口參數,以及更低的燃料中心溫度和燃料包殼溫度。可以提高使用MOX燃料的超臨界水堆的安全性能。該設計對原來UO2組件結構改動較小,容易實現,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的MOX燃料組件結構俯視圖。
圖中標號:
1-MOX燃料棒;2-燃料冷卻劑通道;3-水盒;4-水棒。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超臨界水冷堆的MOX燃料組件結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設計理念是,考慮到慢化性能的關系,兩側都相鄰水棒的燃料柵元有較高的功率,四周都不相鄰水棒的燃料柵元有較低的功率。因此,通過適當的調整水棒與燃料的布局,杜絕出現四周都不相鄰水棒的燃料柵元,可以改善組件的功率分布不均勻因子。發熱源MOX燃料棒1由UO2和PuO2混合構成的氧化鈾钚燃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未經華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23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白泥對煤粉鍋爐同時進行脫汞固硫的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搭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