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板龜背缺陷后置式改良凹凸輥矯直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41465.7 | 申請日: | 2012-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4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麻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麻斌 |
| 主分類號: | B21D1/02 | 分類號: | B21D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5002 廣西柳州市柳北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板 龜背 缺陷 后置 改良 凹凸 矯直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板卷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鋼板龜背缺陷后置式改良凹凸輥矯直機。
背景技術
金屬板卷一般要經矯直機組矯直、剪切,才能成為可以使用的矩形板料。但在加工過程中鋼板(尤其是中、厚板)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背缺陷十分普遍。這種鋼板寬度方向的圓弧變形,一般在5-25mm/m范圍,盡管在國標允許的范圍,但在實際使用中卻受到很大制約,造成資源的浪費。目前的解決方案中,基本上是在矯直機前安置一對凹凸輥或者移動式單輥,其原理都是在進入矯直機前將鋼板強行反彎,以期消除或減小鋼板的龜背缺陷。但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并不理想,這些技術方案并未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與應用。
根據文獻報導與我們的觀察,鋼板龜背缺陷除鋼卷冷卻不均導致應力差異的因素外,剪切時鋼板的力學變化也是其形成的重要的原因(1)。剪床內置式壓腳與外置式壓腳,剪切后的鋼板龜背缺陷則呈現截然不同的“頭部龜背”與“尾部龜背”兩種形態。由此可見,現有矯直機前安置凹凸輥或者移動式單輥的技術方案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凹凸輥或單輥在鋼板寬度方向上的壓彎量不足,如國內某廠家在矯直機組上使用的凹凸輥,壓彎量僅有30mm/1800mm。在此壓彎量下,鋼板發生的僅僅是彈性變形,而非達到矯直作用的塑性變形(2)。在移動式單輥方案中,除壓彎量不足外,由于反彎鋼板的接觸點只有3個,實質上仍然是一個簡單壓力矯直機的模式。而此種方式的缺點,是不能使均勻彎曲的鋼板每個斷面都連續地得到矯直,因此不能保證矯直質量,只能用于局部矯直和輔助矯直(3)。現有方案中,若進一步加大鋼板的壓彎量,將導致鋼板寬度方向的反向曲率過大,鋼板無法進入上、下輥互相平行的矯直機輥,長度方向上的矯直也就無法完成。更重要的是,既往方案中都忽視了剪切時鋼板所發生的力學變化也是造成龜背缺陷的重要成因,剪切后直接輸出,落料碼堆成為加工成品,剪切導致的龜背缺陷無法矯正,矯直鋼板的平整度難以保證。
參考文獻:
(1)程永固.中厚板“龜背”缺陷的成因分析.河南冶金,2011,19(6):25-26
(2)崔甫.矯直原理與矯直機械(第2版).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1-2
(3)連家創.矯直理論與卷取理論.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5-7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矯直鋼板龜背缺陷的后置式改良凹凸輥矯直機,以解決鋼板符合國家標準,不符合用戶要求的現象。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滾道工作臺、機架、上下進料輥、矯直過渡凸形輥、矯直過渡凹形輥、矯直凸形輥、矯直凹形輥、上下出料輥、四對升降油缸、進料輥與出料輥驅動裝置。下進料輥、矯直過渡凹形輥、矯直凹形輥、下出料輥位于鋼板下方且位置固定,上進料輥、矯直過渡凸形輥、矯直凸形輥、上出料輥位于鋼板上方且與油缸相連。油缸運動時,可調節上進料輥、矯直過渡凸形輥、矯直凸形輥、上出料輥的壓下量。矯直輥由兩組不同曲率的凹凸輥組成,矯直過渡凸形輥與矯直過渡凹形輥引導鋼板初步反彎,矯直凸形輥與矯直凹形輥根據“矯枉必須過正”的矯直原理,將龜背缺陷的鋼板進一步反彎,當鋼板壓彎量與的彈復量相等時,鋼板龜背缺陷得到矯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配置在鋼卷矯直、剪切生產線剪切完成后期,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鋼板龜背缺陷,通過滾道工作臺可方便的觀察到缺陷的狀態與程度,并據此調節矯直過渡凸形輥、矯直凸形輥對鋼板的壓彎量,充分矯直鋼板的龜背缺陷,提高鋼板的平整度,并能與矯直機組順暢連接,進行流水線式連續作業。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鋼板龜背缺陷后置式改良凹凸輥矯直機的結構示意圖。從附圖所示可以看出,本發明由滾道工作臺1、機架2、上進料輥3、下進料輥4、矯直過渡凸形輥5、矯直過渡凹形輥6、矯直凸形輥7、矯直凹形輥8、上出料輥n、下出料輥10、進料輥油缸20與17、矯直過渡凸形輥油缸19與15、矯直凸形輥油缸18與14、出料輥油缸9與13、進料輥驅動裝置16與出料輥驅動裝置12組成。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麻斌,未經麻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146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