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橡膠膠塊粉碎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0996.4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8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芝泉;張建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4 | 分類號: | B02C18/14;B02C18/18;B02C18/16;B02C23/08;B29B7/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區新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橡膠 膠塊 粉碎 生產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橡膠膠塊粉碎生產線。
背景技術
輪胎制造工業隨著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生產工藝流程的不斷改進變化,傳統的煉膠工藝需要先將膠塊,切割成幾大塊并在烘房內預熱,然后在密煉機中長時間密煉,生產工藝能耗大,生產效率低,質量也不能很好地滿足輪胎制造工業的需要。
將膠塊切割成碎塊后再進行密煉的橡膠低溫連續混煉技術的開發解決了老的煉膠生產工藝存在的缺陷,已被輪胎制造企業逐漸廣泛采用。它極大地降低能耗,節約了能源的同時,較大的提高了密煉機生產效率和橡膠的密煉質量。
將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膠塊切碎并將碎膠塊混拌是橡膠低溫連續混煉工藝設備中的關鍵所在,其為密煉機提供合格橡膠塊原料,使一次完成從原料膠的投入到密煉機完成煉膠成為了可行,所以就需要一種能高效將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膠塊切碎成預定粒度顆粒且使橡膠顆粒與隔離劑混合均勻的橡膠膠塊粉碎生產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能高效將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膠塊切碎且使橡膠顆粒與隔離劑混合均勻的橡膠膠塊粉碎生產線。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橡膠膠塊粉碎生產線,包括切碎機和混拌機以及設置在兩者之間的傳送帶,所述的切碎機包括進料斗、切碎裝置和排料裝置以及可分別向進料斗內和排料裝置內噴灑隔離劑的隔離劑噴灑裝置,所述的切碎裝置包括切碎室,可旋轉地設置在切碎室內的主軸,固定設置在主軸上的多個動刀,固定設置在切碎室內并位于主軸兩側,且與動刀組保持設定間隔的定刀,以及設置在切碎裝置下部的弧形篩網;所述的混拌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之上并可受驅沿水平軸旋轉的兩個混拌罐,設置在混拌罐底部的重量感測裝置,設置在混拌罐一端的進料斗,設置在混拌罐另一端的出料斗,其中,兩個混拌罐的進料斗處設置有接收所述的傳送帶送來的膠粒并受控擇一向混拌罐進料頭內送料的雙向傳送帶。
所述的切碎機主軸沿其軸向固定設置有至少三個動刀,所述的主軸在兩相鄰動刀間形成有凹槽,所述的凹槽沿主軸的旋轉方向深度逐步增大。
所述的動刀的固定結構包括對稱間隔地設置在主軸上并沿軸向延伸的動刀安裝槽和與所述的動刀安裝槽形狀匹配的楔形塊,所述的動刀尾部設置在動刀安裝槽內部并由楔形塊夾持定位,所述的楔形塊尾部與貫穿動刀安裝槽后部主軸基體的螺栓螺紋連接。
所述的切碎機還包括主軸冷卻裝置,其包括形成在主軸軸向中心的進水管路和設置在動刀尾部的回水管路、分別設置在主軸兩端將進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連通的進水連接管路和回水連接管路,以及連接設置在主軸一端的旋轉接頭,所述的旋轉結構為雙層管結構,其內管與進水管路連通,其外管與回水連接管路連通。
所述的切碎機的定刀的安裝結構包括形成在切碎室主軸兩側的內室壁上的定刀安裝槽和尾部與貫穿切碎室壁的螺栓螺接的楔形塊,所述的楔形塊與定刀安裝槽形狀匹配且借助螺栓可將定刀夾持在定刀安裝槽內部,所述的定刀尾部與貫穿切碎室壁且可調整定刀前后位置的精密螺栓螺接。
所述的篩網為弧形板狀結構,其上設置有多個出膠口,出膠口為圓臺狀通孔,以利于膠料的排放。
所述的混拌罐內設置有多個混拌板,所述的混拌板包括:多個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混拌罐內壁面上并自進料口呈螺旋形延伸至出料端的第六隔板處,所述的第一隔板沿混拌罐軸心線的螺旋升角在15-22°;與第一隔板數量相同的多個第二隔板,其匹配地固定設置在兩個相鄰第一隔板中間并自進料口側向出料口呈螺旋形延伸,其長度為第一隔板的1/3-2/5,所述的第二隔板沿混拌罐軸心線的螺旋升角在15-22°;與第一隔板數量相同的多個第三隔板,其匹配地固定設置在兩個相鄰第一隔板中間并自第六隔板內端向進料口側呈螺旋形延伸,其長度為第一隔板的1/3-2/5,所述的第三隔板沿混拌罐軸心線的螺旋升角在15-22°;與第一隔板數量相同的多個第四隔板,其匹配地固定設置在兩個相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中間并呈螺旋形固定設置在混拌罐罐體的中部,其長度為第一隔板的1/3-2/5,其沿混拌罐軸心線的螺旋升角在-18~-25°;與第一隔板數量相同的多個第五隔板,其匹配地固定設置在兩個相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中間并自第六隔板內端向進料口側呈螺旋形延伸,其長度為第一隔板的1/3-2/5,其沿混拌罐軸心線的螺旋升角在-18~-25°;15-20個第六隔板,其均勻地分布在排料口側的罐體內壁周面上,其長度為第三隔板長度的2/5-1/2;其中,上述各隔板高度為混拌罐直徑的0.15-0.18。
所述的混拌板包括3個第一隔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09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后視鏡鏡片調節機構
- 下一篇:容易焊接的電磁波屏蔽用屏蔽殼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