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連接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0564.3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2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櫻井淳一;芹澤安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耐力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35/00 | 分類號: | H01R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嚴星鐵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連接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組裝在汽車的操縱盤上的氣袋裝置的控制、由設在方向盤上的開關按鈕進行的音響裝置或定速行駛裝置的控制等,相對旋轉位置所使用并進行電連接的旋轉連接器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這種旋轉連接器裝置,具有下述裝置:在與旋轉的轉向軸結合的轉子和與車身固定側結合的定子之間形成環狀空間,以卷繞狀態容納在途中使卷繞方向折回的扁平電纜。
扁平電纜的一端固定在轉子側,另一端固定在定子側,扁平電纜根據轉子的旋轉方向反復進行從轉子的筒壁面拉出并向定子的筒壁面卷繞,或從定子的筒壁面拉出并向轉子的筒壁面卷繞的動作,利用扁平電纜的卷繞狀態的變化吸收由轉子和定子間的相對旋轉產生的角度變化。在轉子和定子間配置有用于限制扁平電纜的路徑的隔板。
以往,在該隔板上支撐用于減少與扁平電纜的滑動阻力的多個輥,但近期從成本的觀點出發,進行了減少輥數的試驗。
例如,在日本特許第4355229號公報所公開的技術中,在轉子上具備內筒部,在定子上具備外筒部,在其間能旋轉地配置支撐在定子上的隔板(支架)。在隔板上支撐有一個輥,隔著該輥位于外側的包線為圓形,同樣地,內側的包線在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形成具有呈與內筒部同心的圓形的壁面的多個導向部。
各導向部是平面形狀關閉的框型,其外面是沿著包線的圓弧。由外側的包線形成的圓相對于轉子的內筒部偏心,輥及與其兩側鄰接的導向部的外面與定子的外筒部的間隙小,并且隔著隔板的旋轉中心的相反側的導向部的外面與定子的外筒部的間隙大。
卷繞在內筒部和外筒部上的扁平電纜在輥和與輥鄰接的一方的導向部的側面之間折回。扁平電纜根據轉子的旋轉方向通過該折回部分使隔板旋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355229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現有的旋轉連接器裝置中,由于隔板是在環狀平板部上豎立設置了多個框形狀的導向壁的結構,因此具有重量,其結果,由于旋轉時的滑動阻力大,因此在扁平電纜推壓導向壁的側壁時,該扁平電纜有可能彎曲。
另外,汽車的轉向盤需要使其能旋轉數(可能角度)左右相同,以在旋轉途中扁平電纜例如卷繞在內筒部中無法旋轉到規定的轉數的方式,例如在隔板上設置表示中立位置的指示器并作為組裝時的指標作為實用產品是必須的,但在日本特許第4355229號的旋轉連接器裝置中,無法設定這種指示器。
即,在該現有裝置中,由于隔板的導向壁的包線形成的圓相對于內筒部偏心,導向壁與外筒部之間為在徑向上較大的空間,因此在輥部分折回并拉出到外筒部側的扁平電纜的路徑不確定,因此,即使拉出長度相同,旋轉角度也不確定,因此無法決定指示器的位置。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鑒于上述現有的問題點,其目的在于提供輕量化,并且適當地限制扁平電纜的路徑,不會導致扁平電纜彎曲的旋轉連接器裝置。
因此,本發明是一種旋轉連接器裝置,其在轉子與定子之間形成環狀空間,在環狀空間內能旋轉地配置有支撐一個輥的隔板,并且兩端通過轉子和定子而被拉出到環狀空間外的扁平電纜在利用上述輥而使卷繞方向在中途折回的狀態下被容納,隔板具有環狀平板部、從該環狀平板部分別在軸向相同方向上立起的輥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一導向部,輥支撐部能使輥旋轉地支撐輥,第一導向部在上述環狀平板部的夾著輥支撐部的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分別由具有在環狀平板部的內周側向內側突出的彎曲面的內導向肋、具有在環狀平板部的外周側向外側突出的彎曲面的外導向肋構成,在環狀平板部上,在第一導向部各自的內導向肋和外導向肋之間設置減輕重量孔。
本發明的效果如下。
根據本發明,利用第一導向部限制扁平電纜的路徑,并且第一導向部不是整周關閉的框形狀,被分為分別具有曲面的內導向肋和外導向肋并省略中間,環狀平板部被內導向肋和外導向肋夾住的區域也為減輕重量孔,因此利用兩導向肋的曲面保持剛性并使隔板輕量化,減少旋轉時的滑動阻力,能有效地抑制扁平電纜的彎曲。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隔板的立體圖。
圖4是隔板的俯視圖。
圖5是圖4的B-O-B部剖視圖。
圖6是圖4的C-O-C部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耐力株式會社,未經耐力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05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