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樁體水下切割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0061.6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3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杜善豐;陶云;毛娟龍;朱珍慧;孫偉明;蔡立;張益軍;韓照晏;顧博磊;霍振東;趙家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9/04 | 分類號: | E02D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呂伴 |
| 地址: | 20012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切割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樁體水下切割的施工方法,適用于船塢塢口圍護墻的水下拆除。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下切割采用的是成形爆破切斷,爆破切斷有兩個缺點,一是切斷的樁體為自由狀態,很難控制其傾倒的方向,若倒向塢口內側,則會對塢口結構造成損傷;二是爆破有一定的震動,塢口前沿底板下的止水體系是用高壓旋噴樁止水,震動會造成止水旋噴樁體的破壞,從而造成船塢漏水的隱患。
所以對比之下,采取本方法施工安全可靠。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樁體水下切割的施工方法,利用鏈鋸切割機作用在要拆除的灌注樁和三軸攪拌體上,在物體(金屬或混凝土等)處于固態情況下直接破壞分子間的結合,從而形成切口,并將切斷然的物體吊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樁體水下切割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水下清理
施工平臺下的土體采用挖泥船挖除,水下護坡清理和水下挖泥分成兩次,首先清理表層塊石護坡,滿足拆除時使用的大型水上船機的吃水要求,當基坑內水位與長江水位平衡時開始進行第二次水下挖泥,滿足塢門關閉條件;
2)船塢塢口底板植埋螺栓
在基坑放水之前,用取芯鉆頭在在船塢塢口底板與基坑圍護墻之間的預留槽的底板上鉆孔,孔鉆好后在孔內填入化學錨固膠,再將螺栓埋入孔中;
3)樁體的圍護墻打孔
圍護墻底部中的每一切割單元的灌注樁體之間打孔,使鏈鋸切割機的鉆石鏈條從圍護墻內側引到圍護墻外側,圍護墻底部的孔打好后,在圍護墻上部開設有切割縫孔及吊裝孔;所述切割單元由攪拌樁和灌注樁構成;
4)水下切割
起重船將已安裝好鏈鋸機的平臺吊放到蓋梁上,用膨脹螺栓將平臺固定好,潛水員潛入水下,將導向輪安裝到船塢塢口底板的螺栓上,再將鉆石鏈條從圍護墻外側穿到圍護墻內側,再從導向輪中引到水面上;
水上將所需的導向輪用膨脹螺絲固定的混凝土壁上,同樣將鉆石鏈條穿好并與鏈鋸機連接好,在確認水上水下正常后開啟鏈鋸機進行切割;
當切割完后,起重船將切割單元吊放到指定的地方測量其長度,確定切割后樁頂標高低于塢口前沿塢口底板標高后破碎分解;
切割單元破碎分解后,然后繼續切割下一個切割單元;
5)船塢塢口清理
在施工中,會有較多的樁體碎渣及淤泥沉積在塢門口上,故需進行清理,在切割工程結束后,當水下淤積的碎渣及淤泥較大時,由起重船吊放刮尺并利用船上卷揚機將淤泥刮出塢門以外再用挖泥船進行開挖;當淤積量不大時,由潛水員潛入水下進行清理,用高壓水槍沖擊,再用空氣吸排機吸出塢門外。
優選的,所述步驟2)內植埋的螺栓采用高強度螺栓,長度為400mm,φ16mm,螺栓的一端有100mm的螺牙。
優選的,所述步驟3)內圍護墻上開設的孔位于圍護墻底部與塢口底板頂標高之間位置,且對應于灌注樁體之間的樁縫。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的切割單元切割完成后,起重船將該切割單元吊放到指定的地方測量其長度,確定切割后樁頂標高低于塢口前沿塢口底板標高后破碎分解。
優選的,所述在固定導向輪的支架上加了一個轉動軸,使導向輪可以順著鉆石鏈條的角度變化而變化。
優選的,在切割攪拌樁體時采用邊切割邊用高壓水槍對切割槽進行沖洗。
優選的,在灌注樁切割至三分之一左右時,在灌注樁的切割縫中填塞鋼板,防止灌注樁一端沉降。
優選的,所述鉆石鏈條回路上設置不超過2個接頭。
優選的,所述切割機采用DS-WS15鏈鋸切割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機械化,易于操作,切口平順;
2)適用于不規則造型物體、大面積及大體積物體的水下切割;
3)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
4)環保:無振動、無噪聲、無粉塵、對水域無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切割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螺栓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導向輪與螺栓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導向輪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00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