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直/斜齒柱形齒輪精密成形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39825.X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48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如華;王師;祝岳峰;艾凡榮;熊峰;符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K1/30 | 分類號: | B21K1/30;B21J5/02;B21D28/02;B21D28/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斜齒柱形 齒輪 精密 成形 方法 | ||
1.一種直/斜齒柱形齒輪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是由兩個步驟實現(xiàn):第一步,將圓柱形坯料(1)閉式模鍛為預成形件(2);第二步,按大端至小端的順序將預成形件(2)穿過終成形凹模(12),使輪緣發(fā)生劈擠變形,各槽底加深、各埂頂升高,得到齒廓完整的輪齒;
預成形模具按預成形件(2)形狀制造,所述的預成形件(2)具有如下結構:
在預成形件(2)的子午面上,取大端(6)齒頂圓直徑D1為(D-2b)~D,D為終成形齒頂圓直徑,b為終成形齒槽底部寬度;大端(6)齒頂圓直徑D1與小端(7)齒頂圓直徑Dy之間以傾斜角度γ1過渡,取γ1為2°~10°;同時,大端(6)齒根圓直徑D2與小端(7)齒根圓直徑D0之間以γ2過渡,取γ2為1°~7°;
在預成形件(2)的子午面上,自內到外漸變增大大端(6)邊緣軸向尺寸,所述的邊緣是指D1至D-2(ΔR+b)之間的環(huán)形區(qū)域,D1為大端(6)齒頂圓直徑,D-2(ΔR+b)為終成形階段不變形區(qū)域直徑,其中,D為終成形齒頂圓直徑,ΔR為終成形齒高,b為終成形齒槽底部寬度;并取齒頂部軸向增高量ΔH為(0.4~0.8)ΔR;在大端(6)終成形階段不變形區(qū)域與齒頂之間以曲面f過渡,曲面f為錐面或為以錐面為基準向外凸起幅度為0~ΔH/3的曲面;
在軸向投影圖上,預成形件(2)小端軸向投影輪廓(9)所包圍的面積等于齒廓(8)所包圍的面積;預成形件(2)小端軸向投影輪廓(9)凹凸幅度尺寸ΔRy的取值范圍為(0.25~0.75)ΔR,ΔR為終成形齒高;預成形件(2)小端軸向投影輪廓(9)為樣條曲線或為圓弧過渡,并使相對齒廓(8)齒槽多余面積s2等于相對齒廓(8)齒頂缺少面積s1;
大端(6)軸向投影面積大于終成形所需面積;
預成形件(2)主體軸向尺寸H1等于終成形件輪緣高度;
所述的終成形凹模(12)具有如下結構:
終成形凹模(12)與齒槽對應部位劈楔的數(shù)量與輪齒數(shù)相等;
每個劈楔頭部為尖劈狀,有一條劈刃(16)和兩個工作面(17),每條劈刃(16)由兩個工作面(17)交會而成,工作面為平面或微凸曲面;
工作面(17)的法線相對于軸向、徑向、切向三個方向均呈傾斜狀態(tài),工作面夾角α0范圍為30°~100°,劈刃傾角β范圍為20°~75°;
劈楔頭部有寬度為h的工作帶,h取0.5~8.0mm;
終成形凹模(12)與終成形凸模(11)之間的間隙取0.1~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982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