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置水道防護的大型發射平臺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8665.7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2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勁松;吳夢強;賈延奎;曾玲芳;范虹;胡小偉;杭立杰;張銳;五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41F3/04 | 分類號: | F41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尚群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水道 防護 大型 發射 平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內置水道防護的大型發射平臺,包括發射平臺臺體和安裝在所述發射平臺臺體上的臍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臍帶塔的下部設置有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所述發射平臺臺體內設置有井字形結構的支承框,所述支承框內設置有支承框冷卻水道,所述發射平臺臺體的臺面上設置有臺面冷卻水道,所述臺面冷卻水道與所述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連接,所述支承框冷卻水道的進出口設置在所述發射平臺臺體的側面,所述支承框冷卻水道包括多個第一冷卻組和多個第二冷卻組,所述多個第一冷卻組和所述多個第二冷卻組平行于水平面層疊設置在所述支承框內,且所述第一冷卻組和所述第二冷卻組間隔排列,所述多個第一冷卻組和所述多個第二冷卻組分別與所述支承框冷卻水道的進出口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冷卻水道對應于所述井字形結構的支承框設置為Z字形結構,所述第一冷卻組的水流方向和所述第二冷卻組的水流方向垂直設置,所述第一冷卻組包括第一Z形水道和第二Z形水道,所述第一Z形水道平行于所述第二Z形水道,所述第二冷卻組包括第三Z形水道和第四Z形水道,所述第三Z形水道平行于所述第四Z形水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冷卻水道包括第一冷卻組、第二冷卻組、第三冷卻組和第四冷卻組,所述第一冷卻組、第二冷卻組、第三冷卻組和所述第四冷卻組分別對應于所述臺面的第一冷卻區、第二冷卻區、第三冷卻區和第四冷卻區設置,所述第一冷卻組、第二冷卻組、第三冷卻組和所述第四冷卻組分別包括多個匚形水道,所述多個匚形水道分別平行于所述支承框的外緣等間距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包括第一組臍帶水道和第二組臍帶水道,所述第一組臍帶水道和所述第二組臍帶水道對稱于所述臍帶塔左右設置,所述第一組臍帶水道和所述第二組臍帶水道分別包括多個Γ形水道,所述多個Γ形水道自所述臍帶塔的中心向外側平行陣列排列。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包括第一組臍帶水道和第二組臍帶水道,所述第一組臍帶水道和所述第二組臍帶水道對稱于所述臍帶塔左右設置,所述第一組臍帶水道和所述第二組臍帶水道分別包括多個Γ形水道,所述多個Γ形水道自所述臍帶塔的中心向外側平行陣列排列。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Γ形水道包括順序連接的第一直線段、第二直線段和第三直線段,所述第一直線段、第二直線段及所述第三直線段兩兩互相垂直設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Γ形水道包括順序連接的第一直線段、第二直線段和第三直線段,所述第一直線段、第二直線段及所述第三直線段兩兩互相垂直設置。
8.一種內置水道防護的大型發射平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設置帶陣列冷卻水道的井字形組合支承框:設置井字形結構的支承框,在所述支承框內設置支承框冷卻水道;
b、設置帶臺面冷卻水道的發射平臺臺體:在所述井字形組合支承框上組裝發射平臺臺體并在所述發射平臺臺體的臺面上分冷卻區依次設置臺面冷卻水道;
c、設置帶陣列冷卻水道的臍帶塔:在所述發射平臺臺臺體上組裝臍帶塔,在臍帶塔的下部設置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檢查冷卻水道的連通性和密封性步驟:分別檢查所述支承框冷卻水道、臺面冷卻水道和所述臍帶塔根部冷卻水道的連通性和密封性。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大型發射平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框內設置支承框冷卻水道步驟包括:
a1、設置第一冷卻組:沿所述井字形支承框的一側支撐梁設置第一Z形水道,在所述井字形支承框內同一高度以發射平臺對稱面為中心采用映射方法設置第二Z形水道;
a2、設置第二冷卻組:在所述第一冷卻組的相鄰高度平面內采用步驟a1的方法設置第二冷卻組,且使所述第二冷卻組的水流方向與所述第一冷卻組的水流方向垂直。
a3、重復上述步驟a1和a2以在不同的高度設置多個間隔排列的所述第一冷卻組和所述第二冷卻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866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