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腦部定點亞低溫控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8429.5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7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成;吉訓明;薄雪峰;曹海勇;劉慶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7/00 | 分類號: | A61F7/00;G05D2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69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腦部 定點 低溫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腦部定點亞低溫控制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針對腦出血、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及時進行腦功能保護的局部定點亞低溫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腦出血、重型顱腦損傷是致死率和致殘率很高的疾病,患者的腦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高熱、血管滲透性增加引起腦水腫和腦缺血,不及時處理將會促進顱內壓增高的惡性循環。
研究表明,亞低溫(33-35℃)可以防止由于腦損害而引起的高熱,可以在腦出血后降低腦細胞的耗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又能降低腦組織的基礎代謝,減輕腦傷后腦組織酸中毒程度,保護血腦屏障,減輕、防止腦水腫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降低顱內壓作用,減少神經細胞結構破壞,促進腦功能恢復,減輕神經細胞死亡,從而能顯著減輕腦缺血和腦損傷后腦形態和功能的損害,同時避免了深低溫療法存在的缺陷。還具有止血,促進神志恢復,使心率、呼吸頻率減慢、血壓下降等功能。
在腦出血、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病6-8個小時之內,盡早進行亞低溫療法,能顯著減輕腦出血后神經功能障礙和腦病理形態損害,改善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預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傷殘率。
現有的亞低溫治療技術可以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類,侵入式降溫技術包括體外循環冷卻血液技術、血管內降溫、直腸灌洗、腹腔灌洗等,非侵入式降溫技術包括冰袋、冰帽、冰毯、酒精擦試等。前者通常會因全身體溫下降而使機體反射產生肌肉顫動,導致能量代謝升高,影響呼吸和循環;后者的降溫速度慢,低溫狀態不恒定,不適用于需要快速誘導亞低溫的疾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依據腦部血管內熱交換降溫技術的原理,設計一種可以精確控制腦部局部區域溫度、及時干預病情發展、減緩腦細胞損害和凋亡、促進腦功能恢復的腦部定點亞低溫控制裝置。
該儀器包括介入式導管、溫度檢測元件、控制系統、液體冷卻裝置、液體推動裝置。
如附圖1所示,溫度檢測元件2和溫度檢測元件2′分別監測介入式導管1的入口、出口處溫度,并實時傳遞反饋信號到控制系統3。當溫度檢測元件2′監測到出口處溫度達到或超出控制范圍上限時,該溫度范圍可在33-35℃之間設定,溫度檢測元件2′將信號反饋到控制系統3,控制系統3發出控制信號啟動液體冷卻裝置4,將液體冷卻至溫度控制范圍,溫度檢測元件2″監測由液體冷卻裝置4輸出冷卻液體的溫度,并將溫度信號反饋到控制系統3,同時控制系統3發出控制信號啟動液體推動裝置5,液體推動裝置5將經過液體冷卻裝置4冷卻的液體以一定速率推入導管1的入口,溫度檢測元件2同時監測液體推動裝置5輸出冷卻液體的溫度并反饋至控制系統3。溫度檢測元件2、溫度檢測元件2′和溫度檢測元件2″與控制系統3均分別形成反饋。
如附圖2所示,介入式導管1的頭部6的主要作用是進行熱交換,因此要選用導熱系數大且無毒無害的物質,如銀、金等;介入式導管的根部7有兩個分支,分別為入口和出口,依次連接液體推動裝置5和液體冷卻裝置4;介入式導管1的頭部6和根部7之間的部位8選用生物適應絕熱的材料,且導管中間有用絕熱材料制成的豎截面9,能夠將導管入口流入的液體和導管出口流出的液體隔離開來,并且不進行熱量交換。
進一步的改進,可以進行介入式導管1通過外圍控制電路測試實驗、導管特性檢測實驗、生物組織實驗、動物及臨床實驗,獲取以導管頭部為中心的溫度場數據,建立入口、出口處兩點溫度、液體流速與導管頭部溫度場之間的關系。當選定冷卻液溫度在21℃左右時,液體流速越快,介入式導管1頭部的中心溫度達到33℃所需的時間越短;液體流速越慢,介入式導管1中心溫度達到33℃所需的時間越長,但降溫的輻射范圍越廣,達到半徑為2厘米的圓形區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腦出血、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病6-8個小時之內,盡早采用腦部定點亞低溫控制裝置,進行亞低溫療法,不僅可以實現腦部降溫定位精確、降溫及時且速度快、維持亞低溫準確可靠,而且能控制急性嚴重腦水腫,為促進腦功能恢復創造了條件,從而對降低病死率、減少致殘率起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減輕了腦水腫,相應藥物用量減少,腎功能損害的毒副作用也對應減少,有利于延長手術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方法可靠、操作簡單易行,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框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介入式導管示意圖;
附圖3為控制系統的程序流程圖;
附圖4為控制系統的交互界面;
附圖5為部分實驗測試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未經首都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84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自動噴灌監控系統
- 下一篇:多功能便攜式地上噴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