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8176.1 | 申請日: | 2012-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1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汪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4600 重慶市奉***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尤其是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結構的慢性炎癥疾患,主要發生于顏面及胸背等處,表現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繼發膿皰或結節、囊腫等。中醫學稱為:“肺風粉刺”、“面皰”,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肺胃濕熱,復感風邪而發病。好發于面頰、頦、鼻頰溝、耳后、胸部、背部及臀部。青春期后,大多自然減輕或痊愈。
痤瘡好發于身體皮膚上含有最大、最豐富的皮脂腺區域,如面部、前胸部、肩背部及上臂部等,多與內分泌遺傳、飲食、精神等因素有關,但其主要病因病理:(1)毛囊口的角化異常導致毛囊口阻塞。(2)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刺激敏感的皮脂腺,致使皮脂腺皮脂分泌增加,增多的皮脂腺脫落物阻塞毛囊口;(3)毛囊內初油酸桿菌過度繁殖,釋放出過多的多種發炎性物質,使毛囊及毛囊周圍皮膚紅腫發炎,形成膿皰或囊腫性痤瘡。臨床以白頭及黑頭粉刺、紅色丘疹、化膿的膿皰以及結節或囊腫。而炎性丘疹型及膿性丘疹型會造成發炎后的紅斑、色素沉著,特別是結節型、膿皰型、囊腫型和瘢痕型的痤瘡,愈后常會留下凹洞、增生型疤痕或蟹足腫等后遺癥,導致毀容性后果,造成終生遺憾。痤瘡屬祖國醫學“面皰”范疇,認為心、肺經血熱蘊結于面所致。
痤瘡治療目前主要針對發病的原因,首先要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減輕毛囊角化現象,使皮膚排泄暢通,再殺死痤瘡丙酸桿菌,配合抗炎藥物進行治療。一般采用外用藥和口服藥配合進行治療,再加上維生素類的藥物共同調整內分泌。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對痤瘡的臨床癥狀緩解較快,但遠期效果并不顯著,且治愈率低,復發率較高,也同樣達不到令人滿意的療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療程短,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的治療痤瘡的藥物組合物。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治療痤瘡,療程短,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金銀花18-22份,蟬蛻18-22份,桑白皮10-15份,枇杷葉10-15份,土苓苓15-20份,
防風8-12份,五味子12-18份,薏苡仁10-20份,魚腥草15-20份,馬齒莧5-15份,
百合25-30份,山藥15-25份,黃芩20-30份。
上述藥物組合物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威:
金銀花20份,蟬蛻18份,桑白皮12份,枇杷葉10份,土苓苓20份,
防風12份,五味子12份,薏苡仁20份,魚腥草15份,馬齒莧12份,
百合25份,山藥20份,黃芩20份。
上述藥物組合物可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劑型,如水劑,顆粒劑,膠囊或片劑等。
臨床觀察:
病例數量500例。年齡15-45歲,平均年齡25歲。病程最長25年,最短半年。其中男性318例;女性182例,采用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治療,具體重量份數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在上述組合物范圍內微調。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幾乎無毒副作用,因此沒有固定療程,直到痊愈為止,一般2-4周即可痊愈,5個月后進行隨訪。
診斷標準:
臨床病狀:面部,前胸,背部,上臂等部位皮膚出現白頭、黑頭粉刺、紅色丘疹,或膿性丘疹或膿皰。鉗入行結節或囊腫型結節,病灶部位皮出現炎癥性紅斑,結節,炎癥消除后出現色素沉著或疤痕,全身表現為油性皮膚。
體征:全身皮膚油膩,突起的炎癥性結節壓痛明顯,病灶表面凹凸不平。
(1)痊愈:患部皮膚全部恢復正常,與周圍健康皮膚比較無差異(除極個別愈合留下的疤痕色素沉著尚未完全消退外)。皮膚表面光滑,皮脂腺分泌明顯減少。
(2)有效:患部皮膚表面丘疹,結節及囊腫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減少減輕,病灶部位膿皰,膿性丘疹及炎癥性丘疹顯著減輕。部分愈合后留有明顯的色素沉著或凹洞,增生性疤痕及蟹足腫。
(3)無效:患病皮膚病灶與治療前比較無減輕或有加重,或愈后又復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偉,未經汪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81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