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性聚氨酯光油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7783.6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3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杰華;劉文峰;閆克輝;張福義;胡新霞;馬福蘭;劉婭林;孫海園;李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天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5/653 | 分類號: | D06M15/653;C08G18/76;C08G18/66;C08G18/44;C08G18/61;C08G18/12;C08G18/22 |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 地址: | 253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性 聚氨酯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原料組分及重量比為::聚碳酸酯二醇:57.28-62.8份、二異氰酸酯:31.2-36份、鉍磺酸基催化劑:0.126-0.252份、含羧基的二元醇:4.64-5.12份、小分子二元醇:0.40-1.90份、叔胺類化合物:3.08-3.94份、丙酮:48-57.6份、抗氧劑1010:0.28-0.6份、去離子水304-364份、胺擴鏈劑0.48-1.6份、丙二醇碳酸酯8-12份、雙端羥基聚醚改性硅油0.6-0.8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聚碳酸酯二醇是以小分子二醇為起始劑,與碳酸二甲酯或二苯基碳酸酯進行酯交換反應而制得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二異氰酸酯為氫化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H12DMI)。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含羧基的二元醇為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中的一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小分子二元醇為乙基丁基丙二醇、1,6-己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1,2-辛二醇、1,10-癸二醇中的一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叔胺類化合物為三乙胺、二甲氨基乙醇、二甲氨基丙醇中的一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胺擴鏈劑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異佛爾酮二胺中的一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其特征是雙端羥基聚醚改性硅油是有機硅改性交聯劑。
9.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光油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其工藝步驟如下:
(1)聚碳酸酯二醇脫水處理
將聚碳酸酯二醇加入到干燥不銹鋼反應釜中,加熱至110-120℃,并用真空泵在200-400P的壓力下抽真空干燥0.5-1小時,然后將聚碳酸酯二醇降溫至70-75℃;
(2)預聚物合成
將H12DMI與雙端羥基聚醚改性硅油或丙二醇碳酸酯一同加入參與反應,加入到聚碳酸酯二醇中,控制溫度在85-95℃之間,攪拌反應2-2.5小時,然后降溫至70-75℃加入鉍磺酸基催化劑、含羧基的二元醇和小分子二元醇,繼續升溫至75-85℃,攪拌2.5-3.5小時,一直反應到異氰酸酯基團--NCO不再變化為止,得到預聚物,在此過程中加入丙酮進行降低粘度;
(3)預聚物中和
將預聚物的溫度降至50℃,利用丙酮調節粘度至約70-80mpa.s,再通過高位槽滴加叔胺類化合物,攪拌反應10-15分鐘;
(4)擴鏈和乳化
在高剪切力下,加入水,再加入事先用水稀釋的胺擴鏈劑,攪拌速率控制在1000-2000轉/分,攪拌20-30分鐘,得到藍光半透明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5)蒸餾
將水性聚氨酯乳液在60-70℃之間通過減壓蒸餾40-60分鐘,除去丙酮,得到pH=7.5-9,固含量在20-25%的藍光半透明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復配
將所得到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在攪拌下添加丙二醇碳酸酯或雙端羥基聚醚改性硅油后得到用于皮革表面涂飾的水性聚氨酯光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天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天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778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