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廢舊空調的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6957.7 | 申請日: | 2012-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7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桂興;陳德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強 |
| 地址: | 2019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舊 空調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物再生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廢舊空調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科技電子產品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便利。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空調器社會保有量約為3.3億臺。但隨之而來的是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廢舊電子產品,這些廢舊電子產品將會對人體健康、生命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以及損害人體健康。因此,廢舊電子產品的安全無害化處理也成為我國目前環境保護工作的議題之一,大力開展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究,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產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迎接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舉措。
空調作為家電“四大件”,可以進行分揀回收的大約占80%,不合理地處置廢舊空調也是一種浪費,因為大部分廢舊產品都是潛在的資源。美國環保局確認,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因此,對廢舊電子的資源再生處理,可以減少浪費,從根本上實現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如何實現廢舊空調的處理方法是技術人員要考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廢舊空調的處理方法,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的:
將廢舊空調的內、外機搬運至第一輥筒輸送線上;
使用冷媒抽除機對空調外機的壓縮機進行冷媒抽除,將廢舊空調中的冷媒抽至收集容器中;
將已經抽除冷媒的空調外機通過第二輥筒輸送線送至下工序,使用切割工具拆除壓縮機;
將空調內機和上述經過處理的空調外機通過第二輥筒輸送至下道拆解工序;所述的拆解工序為:使用工具分別拆除內、外機上的線路板、電機、冷凝器、銅管、鐵件、風扇以及塑料;
銅管、鐵件集中送冶煉企業;壓縮機、冷凝器、線路板、電機進行集中檢測后,分別按再生利用和進一步拆解作資源利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規范化回收的基礎上,實現無害化的處理,實現資源的再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的:
將廢舊空調的內、外機搬運至第一輥筒輸送線上;
使用冷媒抽除機對空調外機的壓縮機進行冷媒抽除,將廢舊空調中的冷媒抽至收集容器中;收集下來的冷媒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就避免了廢舊空調中冷媒泄露到空氣中破壞大氣環境。
將已經抽除冷媒的空調外機通過第二輥筒輸送線送至下工序,使用切割工具拆除壓縮機;
將空調內機和上述經過處理的空調外機通過第二輥筒輸送至下道拆解工序;所述的拆解工序為:使用工具分別拆除內、外機上的線路板、電機、冷凝器、銅管、鐵件以及塑料;
銅管、鐵件集中送冶煉企業;壓縮機、冷凝器、線路板、電機進行集中檢測后,分別按再生利用和進一步拆解作資源利用。
本發明將輸送帶、冷媒抽除系統、破碎機、拆解機具等有機的相連構成完整的生產流水線,使廢舊空調中的關鍵配套部件與元器件、材料分離,最終實現廢舊空調中的線路板、電機、冷凝器、銅管、鐵件以及塑料等再生資源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處理后得到的銅管、鐵件集中送冶煉企業;壓縮機、冷凝器、線路板、電機等經集中檢測后,供相關制造企業等再利用。全過程分離效果好,安全可靠,無二次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69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