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真絲織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6457.3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1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顧世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4 | 分類號: | D03D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真 絲織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仿真絲織物。
背景技術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穿著要求的不斷提高,以滌綸長絲為主設計的簡單單一的織物面料已經不能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的要求。而滌綸仿真絲織物便由此應運而生,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仿真絲織物多種多樣,有的富有絨感、絲綢光澤佳、抗皺耐磨;有的質地輕薄、手感柔爽富有彈性。
如中國實用新型CN2134403Y中公開了一種具有絨感表面的仿真絲織物,高d數的低彈或中彈化纖變形散絲作為經紗,低d數化纖變形絲加捻后作為緯紗,經紗浮于表面形成絨感,真絲光澤感強,但是其彈性不佳,影響穿著舒適度。
又如中國實用新型CN201411528Y中公開了一種翼紗織物,經紗和緯紗都是采用捻度大于3000T/M的細旦有光滌綸長絲,經紗和緯紗的單根總旦數小于等于30D,織造組織為平紋,以2S2Z的相間排列分條整經,以2S2Z的排列打緯,再通過精練過程絲線退捻,可在布面形成皺紋。上述實用新型雖然彌補了現有仿真絲織物紗線較粗、捻度較低、手感較差的問題,但是強捻紗線中存在應力,織造時易起絞打結,需要S捻Z捻紗線交錯排列;而且單絲的細度過細,織造時易斷絲;缺乏真絲的豐滿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方法簡單易行,具有良好懸垂感、蓬松感及彈性的仿真絲織物。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的仿真絲織物,該織物經緯紗中至少一種采用由合成纖維經過加捻、反向假捻加工得到的紗線;該仿真絲織物的空隙率為10~50%。
通過加捻、反向假捻加工,具體是通過加捻在紗線的橫截面內施加一力偶,使該截面能圍繞其中心軸線相對于相鄰的另一個截面扭轉一定的角度;再通過采用適當的溫度進行干熱定型將加捻引起的變形恢復能力暫時固定起來;然后反向假捻,反向假捻方向與加捻方向相反,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紗線進行解捻,使得紗線蓬松化,采用該紗線形成的織物具有良好的外觀、懸垂感、蓬松感及彈性,穿著時具有涼爽感,其外觀更酷似真絲綢,手感豐滿柔軟。干熱定型與普通的濕定型不一樣,干熱定型紗是連續運動卷取的,紗線內層與外層定型溫度保持一致,這樣后加工時顏色尺寸等控制比較穩定。而濕定型是紗卷取之后放在箱體中進行,紗線內外層收縮溫度等有差別,后加工時顏色、尺寸等控制難度大、不穩定。
仿真絲織物的空隙率大小直接影響仿真絲性能。如果空隙率小于10%的話,織物收縮過大,較厚,柔軟度不好;如果空隙率大于50%的話,織物收縮就過小,導致織物表面的線圈變小甚至沒有了,這樣織物就沒有自然垂感和蓬松感,達不到仿真絲的效果。
本發明所用合成纖維為尼龍全牽伸絲、滌綸全牽伸絲或滌綸全牽伸絲/預牽伸絲的復合紗。
上述合成纖維的纖度為15~100丹尼爾。如果纖度均小于15丹尼爾的話,紗線經過加捻、反向假捻后的強度不好,加捻、假捻過程中容易起毛,織布時容易斷紗、效率低、生產性低;如果纖度均大于100丹尼爾的話,紗線較粗,所得織物柔軟度、蓬松感不好,穿著性不好,達不到仿真絲的效果。
加捻捻度為5~15捻/cm、定型溫度為180~230度、反向假捻捻度為20~40捻/cm。通過上述加工得到的紗線經沸水收縮率在15%以下、且伸縮復原率(CR)30~45%。沸水收縮率優選5~10%,伸縮復原率優選35~40%。伸縮復原率越大織物彈性越大。
由于假捻捻度大于加捻捻度,存在捻度差,可以獲得強捻風格織物,從而實現了低捻代替高捻的目的,不僅降低生產難度,而且降低的生產成本,形成了一種兼具高捻與變形兩種紗線效果的加捻織物。
考慮到紗線經過加捻、反向假捻后的經緯向收縮平衡性,該織物的經向密度為35~60根/cm,緯向密度為28~48根/cm,經緯向密度比為1.2~1.5:1。
本發明的仿真絲織物為平紋組織,平紋組織的正反面組織點一樣,在織物正反面產生同樣大小且均勻分布的線圈,織物正反手感一致。
本發明的仿真絲織物的經緯向中至少一方的彈性伸長率為10~25%。
將由合成纖維經過加捻、反向假捻加工得到的紗線形成坯布后,再經精練、減量、松弛、染色、整理定型,得到本發明的產品。由于紗線在加捻、假捻以及織造過程中附著了許多表面雜質或臟污油污等,所以需要通過精練工程來去除。精練劑濃度為5~15g/l。減量溫度為160~190度、減量率為15~30%。整理定型溫度為160~200度。幅寬及超喂的設定根據前工程樣布的表面效果以及手感要求,在前工程樣布的基礎上幅寬增加2~15cm。
本發明的仿真絲織物具有真絲織物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柔軟度、自然垂感、蓬松感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64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