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6233.2 | 申請日: | 2012-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9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湯天瑾;周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27/10 | 分類號: | G02B27/10;G02B27/00;G02B17/06;G02B13/18;G01J3/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麗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間 視場 壓縮 光束 通道 成像 光學系統 | ||
1.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離軸三反壓縮光束無焦望遠系統、第二折轉鏡(5)、見光近紅外及紅外譜段分色片(6)、中波及長波譜段分色片(7)、可見及近紅外中繼透鏡組(8)、可見及近紅外焦面器件(9)、中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0)、中波焦面器件(11)、長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2)、長波焦面器件(13),所述的離軸三反壓縮光束無焦望遠系統包括主鏡(1)、次鏡(2)、第一折轉鏡(3)和三鏡(4);成像目標的輻射光束首先入射至主鏡(1)上,而后依次經次鏡(2)、第一折轉鏡(3)和三鏡(4)后入射至第二折轉鏡(5)上,第二折轉鏡(5)將入射光線折轉后反射至可見光近紅外及紅外譜段分色片(6),其中可見光束和近紅外光束透過可見光近紅外及紅外譜段分色片(6)入射至可見及近紅外中繼透鏡組(8),可見及近紅外中繼透鏡組(8)的出射光線在可見及近紅外焦面器件(9)處成像;紅外光線經可見光近紅外及紅外譜段分色片(6)再次折轉后入射至中波及長波譜段分色片(7),紅外長波光線透過中波及長波譜段分色片(7)入射至長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2),長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2)的出射光線在長波焦面器件(13)處成像;中波紅外光線經中波及長波譜段分色片(7)再次折轉后入射至中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0),中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0)的出射光線在中波焦面器件(11)處成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見及近紅外中繼透鏡組(8)包括按照光線經過順序依次設置的第一膠合負透鏡、第一雙凸正透鏡、第二膠合負透鏡、第二雙凸正透鏡、第一彎月負透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膠合負透鏡、第一雙凸正透鏡、第二膠合負透鏡、第二雙凸正透鏡和第一彎月負透鏡均為無色光學玻璃,透鏡面形均為球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0)包括按照光線經過順序依次設置的第一彎月正透鏡、第一彎月負透鏡、第二彎月正透鏡、第二彎月負透鏡、第三彎月正透鏡、第三彎月負透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彎月正透鏡、第一彎月負透鏡、第二彎月正透鏡、第二彎月負透鏡、第三彎月正透鏡和第三彎月負透鏡均為無色紅外光學玻璃,三個彎月負透鏡的面形為非球面,三個彎月正透鏡的面形為球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2)包括按照光線經過順序依次設置的第一彎月正透鏡、第二彎月正透鏡、第一彎月負透鏡、第三彎月正透鏡、第二彎月負透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彎月正透鏡、第二彎月正透鏡、第一彎月負透鏡、第三彎月正透鏡和第二彎月負透鏡均為無色紅外光學玻璃,第二彎月正透鏡、第三彎月正透鏡和第二彎月負透鏡的面形均為非球面,第一彎月正透鏡和第一彎月負透鏡的面形均為球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的焦距f=M×f3,近紅外中繼透鏡組(8)、中波紅外中繼透鏡組(10)和長波紅外中繼透鏡組的焦距均為f3,M=f1/f2,f1為由主鏡(1)和次鏡(2)構成的無焦望遠系統的前組物鏡焦距,f2為由三鏡(4)構成的無焦望遠系統的后組物鏡的焦距。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鏡(1)和三鏡(4)的面形為凹非球面反射鏡,次鏡(2)的面形為凸球面反射鏡或非球面反射鏡。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大視場壓縮光束多通道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鏡(1)、次鏡(2)、三鏡(4)的材料為碳化硅,微晶玻璃,或熔石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未經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62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