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解廢水中苯酚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5928.9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孟雪蓮;徐成斌;馬溪平;包坤;李瑤瑤;牟安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4;C02F1/30;C02F1/72;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華 |
| 地址: | 110136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解 水中 苯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處理方法,具體地涉及一種針對廢水中高濃度苯酚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苯酚,又名石炭酸、羥基苯,是最簡單的酚類有機物,一種弱酸。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晶體,有毒。苯酚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品,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以及藥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苯酚有腐蝕性,常溫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液;當溫度高于65℃時,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吸入高濃度蒸氣可致頭痛、頭暈、乏力、視物模糊、肺水腫等。
一般而言,活性污泥法是最為常用的處理含酚廢水的方法,因為其操作相對簡單而且處理成本也相對較低,然而,由于酚類物質對微生物生長的抑制作用,即使活性污泥經過很好的馴化,其也只能處理濃度很低的含酚廢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高濃度含酚廢水的處理問題,利用催化氧化技術處理含酚廢水,再結合生物法,通過投加苯酚降解菌,從而達到降解廢水中苯酚含量的目的。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解廢水中苯酚的方法:于含有苯酚的廢水中加入粒徑為0.4~0.7mm的活性炭,用量為1.0~25g/L,在微波功率600W下,微波處理1~5min;然后在溫度24~40℃,將苯酚降解菌按1%的體積百分比接種于廢水中,在pH=5.5~9.5下,振蕩下培養48小時。
上述的降解廢水中苯酚的方法:首先,調節廢水中苯酚的濃度至苯酚的初始濃度為600mg/L。
上述的降解廢水中苯酚的方法:所述的苯酚降解菌為假單胞菌屬。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經濟環保,本發明采用微波催化氧化和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廢水,與傳統技術相比,微波技術應用于環境保護領域,資源回收利用率高,同時生物修復技術耗資小、不會造成二次污染,二者都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2.????????處理時間短,微波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特點是節省能源與時間、簡化操作程序、反應物產率增加。微波照射時微波電磁場與催化劑的作用也不均勻,作用最強處會產生許多“熱點”,這些“熱點”的能量比其他部位高許多,當反應物分子與這些活性點接觸時即可發生化學反應,有利于快速釋放出更多的?·OH自由基,使反應在幾分鐘內得以完成。加之后續生物處理,縮短了整體的處理時間。
3.????????可生化性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采用微波協同活性炭催化氧化法處理,能將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降低廢水的毒性,減少廢水的污染負荷,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使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顯著提高,使用微波催化氧化可使600mg/L苯酚的去除率達到67.79%,降低了廢水的污染負荷和毒性,可生化性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活性炭用量對苯酚去除率的影響。
圖2是微波輻射時間對苯酚去除率的影響。
圖3是溫度對菌株降解苯酚效果的影響。
圖4是pH值對菌株降解苯酚效果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苯酚降解菌的獲得
步驟如下:
(1)取受苯酚污染的活性污泥(本實施例活性污泥,取自本溪鋼鐵集團公司焦化廠水處理車間生物處理裝置曝氣池),將污泥樣品于振蕩器上振蕩2小時左右,以打碎菌膠團,釋放出游離細菌;
(2)用10倍稀釋方法,將打碎的活性污泥進行稀釋后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上,32℃培養;
(3)將上述經培養后的平皿樣品拿出,挑選出生長速度快,熒光明亮的菌落,將其分別劃線接入苯酚濃度1500?mg/L的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上,32℃恒溫培養24小時。逐級提高固體培養基中苯酚的濃度至3000mg/L;
(4)將經苯酚馴化的菌株接種于液體培養基(蛋白胨0.5?g、K2HPO4?0.1?g、MgSO4?0.05?g、蒸餾水?1000mL,pH?7.2~7.4)中,苯酚濃度400mg/L,置于搖床上恒溫32℃培養24小時后,取苯酚去除率大于70%的菌株,即為苯酚降解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大學,未經遼寧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59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