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照明亮度和顏色可調的顯微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5764.X | 申請日: | 2012-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8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金祥曙;譚楠楠;范厚進;楊洪扣;潘光顯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2B21/06 | 分類號: | G02B21/06;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照明 亮度 顏色 可調 顯微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微鏡,特別涉及具有光源系統的顯微鏡。
背景技術
顯微鏡主要由機械裝置和光學系統兩大部分組成。機械裝置部分主要由鏡架、轉換器、載物臺、調焦裝置等組成;光學系統主要由物鏡組、目鏡組成。傳統的顯微鏡沒有光源系統,大多采用附著在鏡架上的反光鏡聚光。較新式的顯微鏡通常采用光源系統,光源系統通常安裝在顯微鏡的鏡架內,通過按鈕開關來控制光源的開啟和關閉,而且光源系統相應設置聚光器,聚光器將光源射出的光線匯聚成光錐照射標本,增強照明度以提高物鏡的分辨力。通過采用光源和聚光器等改進,顯微鏡的效用得到了更好的發揮。但是,目前帶光源的顯微鏡通常只是采用不可調光源,而存在一些局限性或者不足:一是照明亮度不可調,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使用環境下的使用需求;二是光源的顏色不可調整,使用者不能根據標本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光源顏色以通過顯微鏡獲得最佳觀察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照明光源發出的混合光的亮度和顏色均可調整的顯微鏡,滿足實際應用需要。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照明亮度和顏色可調的顯微鏡,包括鏡架組件的鏡架、載物臺組件、目鏡組件、轉換器、物鏡組件、調整旋鈕組件;載物臺組件包括載物臺和位于載物臺下方的聚光鏡;目鏡組件、轉換器、物鏡組件、載物臺和聚光鏡按照從上至下的次序依次設置,且物鏡組件固定設置在轉換器上,目鏡組件和轉換器均固定設置在鏡架上;載物臺組件上下滑動連接在鏡架上;調整旋鈕組件設置在鏡架上,且位于載物臺組件的后方,并且與載物臺組件動連接,從而控制載物臺組件相對于鏡架的上下滑動;其結構特點是:
還包括集光鏡組件和照明調光裝置;鏡架組件還包括底板;鏡架由基座部和從上方以及后方連接在基座部上的支架部組成;基座部為殼狀部位,其開口向下,該向下的開口也即基座部的下端口,基座部還在其殼體上部設有第一通光孔;底板從下方固定連接在鏡架的基座部上,且位于鏡架的基座部的下端口處;
上述的集光鏡組件包括集光鏡和安裝座;集光鏡固定安裝在安裝座上,安裝座從上方固定在鏡架的基座部上,且位于第一通光孔的上方,并且位于載物臺組件的聚光鏡的下方;
上述的照明調光裝置包括發光二極管模組、照明調節面板、照明控制電路板以及設在照明控制電路板上的照明控制電路;發光二極管模組由二極管安裝座和設置在二極管安裝座上的3個發光二極管組成,3個發光二極管分別為紅色發光二極管、綠色發光二極管和藍色發光二極管;上述的發光二極管模組由其二極管安裝座固定安裝在鏡架組件的底板上,且位于鏡架的第一通光孔的正下方;各發光二極管的透鏡端均向上朝向第一通光孔;照明控制電路板設置在鏡架的基座部的內腔中,且照明控制電路板固定在照明調節面板上或者固定安裝在底座上,并且其相應的接線腳與照明調節面板的相應接線腳電連接;照明調節面板固定安裝在鏡架的底座的基座部上,且照明調節面板的正面向外露出;
照明控制電路是一種響應照明調節面板的操作而對發光二極管模組的相應的發光二極管上通過的電流大小實施同步或分別調整從而相應改變發光二極管發光亮度的電路,從而在使用時使得照射到設置在載物臺上的被觀察標本上的混合光的亮度或顏色得到相應的調整。
進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鏡架組件還包括后蓋;鏡架的基座部由底座、鏡座和固定架組成;底座為中空的板狀殼體,其下端口敞開,該下端口即為基座部的下端口;底座的右側板上設有調節面板安裝孔,照明調節面板位于該調節面板安裝孔處;底座的上側板上設有用于安裝鏡座的鏡座安裝口;鏡座為板狀殼體,其前部設有作為鏡架的基座部的第一通光孔的上下向的通孔;鏡座從上方連接在底座的鏡座安裝口上,且鏡座的內腔與底座的內腔相通;固定架從前方連接在支架上,固定架還由其前側下端與鏡座的上側后端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工學院,未經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57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