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牙科兩用卡尺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5504.2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5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宗揚;董炯;賈大奪;宮大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東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C19/04 | 分類號: | A61C19/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孫國瑞 |
| 地址: | 11800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牙科 兩用 卡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在口腔修復中能精確測量牙體預備各種定位溝深度和各種人造冠厚度的牙科兩用卡尺。
背景技術
在口腔科,尤其是在口腔修復科的臨床與教學中,在各種冠橋的制作過程中,在牙體預備時牙體預備定位溝深度要遵循嚴格的標準,制作的各種人造冠厚度也有嚴格的標準。這就對臨床醫師和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對于學生來說,首先要在制備過程中把握好定位溝深度的預備,建立不同定位溝深度的概念,這對牙體預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雖然有牙體預備定位溝深度引導車針可以控制定位溝深度,但定位溝深度引導車針只能磨出固定的定位溝深度,不能測量用普通車針預備出的各種定位溝深度,且在牙體預備過程中要進行車針的更換,不便于學生的學習,也增加了成本。人造冠厚度測量目前雖有專用卡尺,但其只具備測量冠厚度一種功能,不能測量牙體預備的定位溝深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口腔修復臨床與教學中提供一種既能精確測量牙體預備的各種定位溝深度又能精確測量各種人造冠厚度的牙科兩用卡尺。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牙科兩用卡尺,其特征在于:由直手柄8和L形手柄9構成,直手柄8的頂部探測端處連有探測針1,直手柄8的底端設有刻度指針6?,L形手柄9的頂部探測端處連有探測圈2,探測針1的頂端位于探測圈2的中心處,L形手柄9的底端設有刻度盤7,刻度盤7上分別設有用于顯示牙體13的預備定位溝12深度的刻度10和用于顯示人造冠厚度的刻度11,直手柄8和L形手柄9在靠近頂部探測端處通過1號活動關節3活動連接,直手柄8和L形手柄9通過分別設置在其中間位置處的2號活動關節5與設置在手柄8和L形手柄9之間的兩個彈簧片4活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為口腔科的醫生和學生提供了一種既能隨時測量牙體預備的各種定位溝深度,又能測量各種人造冠厚度的測量卡尺,為學習各種冠橋制作提供了有利的輔助工具,減少工具使用,降低成本,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頂部探測端的A向放大視圖;
圖4是圖3的B-B剖面顯示牙體預備定位溝深度為0mm時的狀態圖;?
圖5是本發明探測牙體預備定位溝深度時的狀態圖;
圖6是本發明顯示人造冠厚度為0mm時的狀態圖;
圖7是本發明測量人造冠厚度時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牙科兩用卡尺,如圖1至圖7所示,由直手柄8和L形手柄9構成,直手柄8的頂部探測端處連有探測針1,直手柄8的底端設有刻度指針6?,L形手柄9的頂部探測端處連有探測圈2,探測針1的頂端位于探測圈2的中心處,L形手柄9的底端設有刻度盤7,刻度盤7上分別設有用于顯示牙體13的預備定位溝12深度的刻度10和用于顯示人造冠厚度的刻度11,直手柄8和L形手柄9在靠近頂部探測端處通過1號活動關節3活動連接,直手柄8和L形手柄9通過分別設置在其中間位置處的2號活動關節5與設置在手柄8和L形手柄9之間的兩個彈簧片4活動連接。
圖4顯示出本發明指示牙體13預備定位溝12的深度為0mm時,探測針1與探測圈2的關系。圖5為本發明探測牙體預備定位溝深度時的狀態圖。使用本發明探測牙體13的預備定位溝12的深度時,將本發明安放在需要測量的牙面上,探測圈2與要測定的牙面平行,輕壓卡尺的直手柄8和L形手柄9,使探測針1的頂端到達牙體13預備后定位溝12的底中央,此時刻度指針6指向刻度盤7上的顯示牙體13預備定位溝12深度的刻度10的相應處,便可讀出牙體13預備的定位溝12的深度測量值來。
圖6顯示出本發明指示人造冠厚度為0mm時,探測針1與探測圈2的關系。圖7為本發明測量人造冠厚度時的狀態圖。在測量人造冠厚度時,打開卡尺的直手柄8和L形手柄9,將人造冠冠壁14夾入探測圈2與探測針1的頂端之間,此時刻度指針6指向刻度盤7上顯示人造冠厚度的刻度11的相應處,便可讀出人造冠厚度的測量值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東學院,未經遼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55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