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小粒徑硅溶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5302.8 | 申請日: | 2012-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5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生;李春光;李朝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14 | 分類號: | C01B33/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766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粒徑 硅溶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硅溶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制備小粒徑硅溶膠的方法。
背景技術???
硅溶膠是粒徑在1-100納米范圍的納米二氧化硅顆粒在水或其他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液,廣泛應用于精密鑄造、耐火材料、涂料、紡織、精密拋光等領域。硅溶膠根據其粒徑范圍的不同而應用于不同的領域,其中小粒徑硅溶膠(粒徑小于10納米)因為二氧化硅納米粒子非常小,因而干燥后其粒子之間的結合力非常強,成膜性非常好,在無機涂料、造紙、電鍍、金屬表面處理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
目前國內的硅溶膠生產企業很多,但是產品品質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對硅溶膠的粒徑無法進行精確控制,大多數企業生產的硅溶膠粒徑在10-30納米范圍,大量用于耐火材料、精密鑄造等低端領域。而目前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生產小粒徑硅溶膠。
目前小粒徑硅溶膠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幾家大公司,如AKZO-NOBEL公司,國內還沒有關于小粒徑硅溶膠的專利和論文等相關技術報道。
國內的硅溶膠生產技術主要有離子交換法和硅粉水解法。
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主要是采用硅酸鈉為原料,先將硅酸鈉配制成5-10%的水溶液,然后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除去鈉離子而得到稀的硅酸水溶液,然后將3-6%的稀硅酸溶液滴加到反應釜中,通過控制體系的pH值,使硅酸逐漸在堿性條件下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然后經過濃縮,得到硅溶膠成品。這種生產技術由于成本低而被很多企業采用,但是有兩個缺點:(一)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要產生大量的廢水,后期的濃縮過程也要產生大量的廢水,會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二)生產周期比較長,整個生產周期需要幾十個小時,生產效率低。(三)難以獲得小粒徑硅溶膠,因為在這種生產過程中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硅溶膠的粒徑在逐漸增大,等到達到20%以上的濃度時,硅溶膠的粒徑已經增長到10-30納米。
硅粉水解法的生產工藝要簡單一些,在反應釜中加入水,加入堿性催化劑,升溫至合適溫度后,加入硅粉,使硅粉在堿催化下進行水解,生成硅酸并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最后過濾就得到合適濃度的硅溶膠,整個生產周期不到10小時,而且沒有廢水產生,過濾產生的少量廢渣可以作為耐火材料的原料,因而沒有環境污染問題。但是,現有技術沒有實現對粒徑的控制,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硅粒子無序生長,一般粒徑都達到了10-30納米范圍,粒徑分布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硅溶膠的粒徑大、只能用于低端領域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小粒徑硅溶膠的方法。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硅溶膠粒徑的控制,通過加入適當的和適量的醇類物質作為阻聚劑,阻止硅溶膠粒子在形成后的進一步長大,保持小粒子狀態,從而制備出小粒徑硅溶膠。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一種制備小粒徑硅溶膠的方法,在催化劑和阻聚劑作用下,單質硅進行水解反應得到硅溶膠;
所述阻聚劑為醇。
所述的方法,所述催化劑為四甲基氫氧化銨、四乙基氫氧化銨、乙醇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中的一種以上。
所述醇為乙醇、甲醇或異丙醇。
催化劑加量為單質硅重量的6.5-12%。
阻聚劑加量為單質硅重量的10-40%。
水解反應的溫度為90-95℃。
水解反應時單質硅的質量濃度為10-20%。
單質硅先用水制得懸浮液,再加入含有催化劑和阻聚劑的85-95℃的水中進行水解反應。
反應終點時,單質硅漂浮物完全消失。
將反應得到的硅溶膠過濾后,采用減壓蒸餾技術將阻聚劑蒸餾出來,再回收利用,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產品中VOC的含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通過添加醇類阻聚劑來阻止硅溶膠粒徑的增長,達到制備小粒徑硅溶膠的目的,使硅溶膠的粒徑穩定地小于10納米,含量大于10%,穩定期達到1年以上;
2.無廢水產生,非常環保;
3.采用單質硅為原料,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53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力保持閥
- 下一篇:電子設備系統以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