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5084.8 | 申請日: | 2012-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0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樊紹勝;霍兆鏡;譚富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B63H1/36;B63H1/14;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周長清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違規 排污 偵測 機器 | ||
1.一種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魚總成以及安裝于仿生魚總成上的控制器(15)、水質傳感器(8)、河水流速及聲納傳感器(3)、GPS定位組件(30),所述控制器(15)對所述水質傳感器(8)檢測到的水質數據、河水流速及聲納傳感器(3)檢測到的河水流速數據以及所述GPS定位組件(30)定位后的位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后發送到環境監控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魚總成包括機器魚頭部(1)、機器魚機身(7)、機器魚仿生魚尾(10)以及機器魚尾鰭(11),所述機器魚機身(7)包括機器魚機身外殼(22),所述機器魚仿生魚尾(10)包括機器魚尾外殼(24)以及裝設于機器魚尾外殼(24)內的動力組件,所述動力組件與機器魚尾鰭(11)相連并對機器魚尾鰭(11)進行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機身(7)的內部設有氣囊室(28)、氣泵(16)、氣囊(21)以及壓艙配重(17),所述氣囊室(28)上開設有進水孔(29)和排水孔(20),所述氣囊(21)安裝于氣囊室(28)中,所述氣囊(21)上開設有排氣閥(19),所述氣泵(16)的輸出端與氣囊(21)相連,所述氣泵(16)的控制端與控制器(15)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機身(7)的內部內裝設有電池組(18),所述電池組(18)通過無線電能接收組件(26)與外部無線充電組件相連并進行充電。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機身外殼(22)上設有螺旋槳組件(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機身外殼(22)上設有水質傳感器支架(6),所述水質傳感器(8)、河水流速及聲納傳感器(3)安裝于水質傳感器支架(6)上。
7.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意一項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頭部(1)內設有河水采樣艙(27),所述河水采樣艙(27)處設有與外界連通的采樣水閥(13),所述采樣水閥(13)與控制器(15)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意一項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頭部(1)的前端設有前端超聲波傳感器(2)、紅外線傳感器(12),所述機器魚頭部(1)的兩側均設有側面超聲波傳感器(4),所述機器魚頭部(1)內設有水下攝像頭(14)。
9.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意一項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組件包括依次相連的仿生魚尾第一節舵機(23)和仿生魚尾第二節舵機(25),所述仿生魚尾第二節舵機(25)與機器魚尾鰭(11)相連并對機器魚尾鰭(11)進行驅動。
10.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意一項所述河道違規排污偵測機器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魚機身外殼(22)上設有機器魚仿生背鰭(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508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塞環以及制造活塞環的方法
- 下一篇:全景輔助駕駛系統中的警示裝置及警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