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冷卻利用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32825.7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9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田鵬飛;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鵬飛;劉日宏;王爵勤 |
| 主分類號: | C21B3/06 | 分類號: | C21B3/06;C21B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12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液態 工業 廢渣 冷卻 利用 方法 | ||
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冷卻利用的方法,屬于廢渣再利用技術領域。
2.背景技術
冶金和化工工業企業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的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大多數企業通常是把高溫液態工業廢渣,采用水淬方式或熱潑法處理,將廢渣加工成水渣、礦渣碎石、膨脹礦渣和礦渣珠等。經過處理的廢渣,部分適合做為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的只能生產免燒磚等其它建筑材料。高溫液態工業廢渣采用水淬處理方式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水淬處理時存在消耗大量的寶貴水資源,產生空氣污染、水污染及熱能無法回收等缺點,此外熔渣水淬時操作不當,還極易發生爆炸,形成安全生產的事故隱患;采用熱潑法時廢渣雖然能夠有效降溫,但處理過程中煙塵及空氣二次污染較重,以上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冶金和化工工業企業生產過程,因而尋求多種途徑處理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同時有效利用廢渣資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冶金和化工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任務。
3.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工業廢渣冷卻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冷卻利用的方法。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溫液態工業廢渣冷卻利用的方法,其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分流、噴吹、沉降、廢渣收集、煙氣除塵工序,其特征是:
(1)分流
高溫熔渣沿斜槽流入分流槽進行分流。
(2)噴吹
分流槽下方設有噴嘴,高溫熔渣液從分流槽流下后與噴嘴噴出的高速壓縮氣體接觸,立即被吹散,并以高速度進入沉降室。
(3)沉降
此時進入沉降室的熱廢渣已迅速冷卻,根據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WSiO2+WAl2O3)/(WCaO+WMgO)不同,進入到沉降室的廢渣出現不同形態,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小于0.6時,廢渣形態主要為細小顆粒狀;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大于0.6時,廢渣形態主要為細長纖維狀,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增大,廢渣纖維化程度越高;在沉降室空中冷卻后廢渣自然下降沉落到下面鏈板機的收集板上。
(4)廢渣收集
通過鏈板機將沉降室內收集的廢渣帶出來,收集出來的廢渣可以根據廢渣形態,分別綜合利用,定期將沉降室內鏈板機收集板以外的廢渣清理。
(5)煙氣除塵
沉降室設有煙氣除塵管道,廢渣處理產生的煙氣由煙氣除塵管道通過外部除塵設備進行除塵凈化,最后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
本發明與現有廢渣處理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及優點:
(1)本發明替代了傳統處理廢渣方式,節省大量寶貴的水資源,減少環境污染,貫徹國家清潔生產的要求。
(2)本發明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高溫液態廢渣,并將渣液直接制成工業用途產品,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3)本發明投資費用較低,技術可靠,生產穩定。
4.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1)分流
高溫熔渣沿斜槽流入分流槽進行分流,支流股直徑不大于10mm。
(2)噴吹
分流槽下方50mm~100mm處設有噴嘴,噴嘴噴頭截面為“U”型或“V”型細縫,或多個細孔,噴嘴距離熔渣流20mm~50mm,噴嘴角度10°~25°,高溫熔渣液從分流槽流下后與噴嘴噴出的高速壓縮氣體接觸,立即被吹散,并以高速度進入沉降室,噴嘴處高速壓縮氣體壓力為5~8個標準大氣壓,氣體流量為450米/秒~800米/秒。
(3)沉降
此時進入沉降室的熱廢渣已迅速冷卻,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小于0.6時,進入到沉降室的廢渣形態主要為細小顆粒狀;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大于0.6時,進入到沉降室的廢渣形態主要為細長纖維狀,當廢渣液的酸度系數Mk增大,廢渣纖維化程度越高;在沉降室空中冷卻后廢渣自然下降沉落到下面鏈板機的收集板上。
(4)廢渣收集
通過鏈板機將沉降室內收集的廢渣帶出來,收集出來的廢渣可以根據廢渣形態,分別綜合利用,定期將沉降室內鏈板機收集板以外的廢渣清理。
(5)煙氣除塵
沉降室設有煙氣除塵管道,廢渣處理產生的煙氣由煙氣除塵管道通過外部除塵設備進行除塵凈化,最后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鵬飛;劉日宏;王爵勤,未經田鵬飛;劉日宏;王爵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28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用自卸車空氣濾清器濾芯除塵裝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聯網的暖氣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