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全彩色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1639.1 | 申請日: | 201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08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孫潤光;劉宏宇;湯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潤光;劉宏宇;湯昊 | 
| 主分類號: | H01L51/56 | 分類號: | 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彩色 有機 電致發光 器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是實現全彩色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具有自發光、色飽和度高、省電、視角寬、節省空間、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已經開始進入顯示終端領域,被認為是很有可能替代液晶顯示器(LCD)的一種顯示技術。?
現有實現全彩色技術中,普遍采用的是采用紅、綠、藍分立發光器件技術和采用白光發光器件加彩色濾光膜(color?filter)技術。?
采用紅、綠和藍分立發光器件技術是利用掩膜板移動分別制作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器件。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器件發光效率高,缺點是受掩膜板精度影響,提高顯示分辨率有困難。?
采用白光發光器件加彩色濾光膜技術是制作白光發光器件,然后與彩色濾光膜按照像素對應的粘接起來。這種技術的優點是顯示分辨率高,缺點是器件發光效率不高。?
最近,激光熱轉印(LITI)技術被認為不需要彩色濾光膜且能提高顯示分辨率的一種方法。?
圖1a-圖1i是現有技術的激光熱轉印技術實現全彩色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包括:?
(101)在襯底100上沉積透明導電薄膜然后光刻形成相互分立的透明導電電極101,再涂布聚合物并光刻形成鈍化保護層102,見圖1a;?
(102)制作共同的空穴傳輸層111,見圖1b;?
(103)在柔性襯底161上制作紅色供體薄膜121’,把柔性襯底161壓接在襯底151上,?
見圖1c;在柔性襯底162上制作綠色供體薄膜122’,把柔性襯底162壓接在襯底152上,
見圖1d;在柔性襯底163上制作紅色供體薄膜123’,把柔性襯底163壓接在襯底153上,
見圖1e;
(104)將紅色供體薄膜121’放置于共同空穴傳輸層111的上方,利用激光在紅色像素所在的位置掃描紅色供體薄膜121’,對應形成紅色發光層121,見圖1f;?
(105)將綠色供體薄膜122’放置于共同空穴傳輸層111的上方,利用激光在紅色像素所在的位置掃描紅色供體薄膜122’,對應形成綠色發光層122,見圖1g;?
(106)將綠色供體薄膜123’放置于共同空穴傳輸層111的上方,利用激光在紅色像素所在的位置掃描紅色供體薄膜123’,對應形成藍色發光層123,見圖1h;?
(107)制作共同的電子傳輸層與金屬電極131,見圖1i。?
紅色發光層121、綠色發光層122和藍色發光層123分別發出紅色光、綠色光和藍色光,實現全彩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分辨率高、發光效率高的實現全彩色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制造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實現全彩色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結構及制作方法,在制作過程中沉積制作的器件對于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器件具有共同的器件結構,即不需要掩膜板對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器件進行分立;接著利用對發出紅色波長光的材料具有分解作用的激光,來分解發出紅色波長光的材料;再利用對發出綠色波長光的材料具有分解作用的激光,來分解發出綠色波長光的材料。這種實現全彩色的器件結構由于在制作過程中不需要掩膜板對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器件進行分立,可以實現高分辨率。?
圖2a-圖2f是根據本發明制作方法的具體步驟:?
(201)在襯底200上沉積透明導電薄膜然后光刻形成相互分立的透明導電電極201,再涂?布聚合物并光刻形成鈍化保護層202,見圖2a;?
(202)制作共同的空穴傳輸層211,見圖2b;?
(203)制作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器件的共同發光層,這個共同發光層由可以發藍色光的主體材料223摻雜紅色發光客體摻雜劑材料221和綠色發光客體摻雜劑材料222構成,由于能量或者載流子轉移作用,這個共同發光層發出紅光。?
(204)利用對紅色發光客體摻雜劑材料具有分解或者改變結構作用的激光(Laser1)在綠色像素和藍色像素所在的位置掃描共同發光層,掃描之后的發光層的有效組分包括可以發藍色光的主體材料223和綠色發光客體摻雜劑材料222,由于能量或者載流子轉移作用發出綠色光,原來的紅色發光客體摻雜劑材料分解或者改變結構變成材料2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潤光;劉宏宇;湯昊,未經孫潤光;劉宏宇;湯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16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機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機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態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藝方法或設備
H01L51-05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且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電容器或電阻器
H01L51-42 .專門適用于感應紅外線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專門適用于將這些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者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的控制
H01L51-50 .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