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1296.9 | 申請日: | 201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2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龍見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32 | 分類號: | C21D9/32;C21D1/10;C21D1/667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63003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碳鋼 發動機 齒輪 高頻 淬火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屬于齒輪熱處理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發動機齒輪大多采用的材料是20CrMnTi或中碳合金鋼,材料成本高,熱處理成本高。為了降低齒輪制造成本,欲將中碳鋼運用于齒輪生產中,中碳鋼的齒面硬化處理需要進行高頻淬火,目前高頻淬火后的輪齒在強度、齒根韌性、壽命上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提高中碳鋼發動機齒輪高頻處理后的強度和齒根韌性,以滿足發動機穩定工作的需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該工藝按以下工序:預加熱→淬火前自然冷卻→急速加熱→噴水淬火→淬火后自然冷卻五個步驟實施;使齒輪的高頻淬硬區域沿齒根部形成仿形形狀。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預加熱和急速加熱是將齒輪放在高頻淬火感應圈內進行加熱。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預加熱時,高頻淬火感應圈的頻率為200Hz,功率為150~250KW,將齒輪齒部溫度由常溫加熱至500~600℃。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淬火前自然冷卻是預加熱停止后,在自然環境下使齒輪齒部溫度由500~600℃?自然降至200~300℃。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急速加熱是保持高頻淬火感應圈200Hz的頻率,迅速調高高頻淬火感應圈的功率至600~800KW,在時間不大于1s的時間內使齒輪齒部溫度由200~300℃急速升溫至950℃~1000℃。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噴水淬火是在急速加熱停止的同時,向齒輪齒部噴水冷卻,使齒輪齒部溫度由950℃~1000℃急速降溫至200~300℃后停止噴水。
前述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中,所述淬火后自然冷卻是在噴水淬火停止后,在自然環境下使齒輪齒部溫度由200~300℃自然降至常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高頻淬火工藝在輪齒淬火區域沿齒根形成仿形區域,即齒根中心與齒根圓交點處保持了基體調質硬度HRC28-32,使齒輪的齒根保持了足夠的根部韌性及強度,沿齒廓淬火保證一定的深度和硬度,使齒輪表面具有足夠的耐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工藝略圖;
圖2是本發明淬硬區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一種中碳鋼發動機齒輪的高頻淬火工藝,如圖1所示包括如下工序:預加熱→淬火前自然冷卻→急速加熱→噴水淬火→淬火后自然冷卻五個步驟實施;使齒輪的高頻淬硬區域沿齒根部形成仿形形狀。所述預加熱和急速加熱是將齒輪放在高頻淬火感應圈內進行加熱。預加熱時,高頻淬火感應圈的頻率為200Hz,功率為150~250KW,將齒輪齒部溫度由常溫加熱至500~600℃。淬火前自然冷卻是預加熱停止后,在自然環境下使齒輪齒部溫度由500~600℃?自然降至200~300℃。急速加熱是保持高頻淬火感應圈200Hz的頻率,迅速調高高頻淬火感應圈的功率至600~800KW,在時間不大于1s的時間內使齒輪齒部溫度由200~300℃急速升溫至950℃~1000℃。噴水淬火是在急速加熱停止的同時,向齒輪齒部噴水冷卻,使齒輪齒部溫度由950℃~1000℃急速降溫至200~300℃后停止噴水。淬火后自然冷卻是在噴水淬火停止后,在自然環境下使齒輪齒部溫度由200~300℃自然降至常溫。
圖2是本發明淬硬區域示意圖,由圖2可見,本發明的輪齒淬火區域沿齒根形成了仿形區域,在齒根中心與齒根圓交點處(即圖2中的A點)保持了中碳鋼的調質硬度HRC28-32,使齒根圓處保持了足夠的根部韌性及強度,保證了沿齒廓的淬火區域有一定的深度和硬度,使齒輪表面具有足夠的耐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12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