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角度效應的紅外截止濾光片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1194.7 | 申請日: | 201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6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團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德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20 | 分類號: | G02B5/20;B32B9/0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2018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度 效應 紅外 截止 濾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濾光片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低角度效應的紅外截止濾光片。?
[背景技術]
紅外截止濾光片是利用精密光學鍍膜技術在光學基片上交替鍍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學膜,實現可見光區(400-630nm)高透,近紅外(700-11?00nm)截止的光學濾光片,主要應用于可拍照手機攝像頭、電腦內置攝像頭、汽車攝像頭等數碼成像領域,用于消除紅外光線對CCD/CMOS成像的影響。通過在成像系統中加入紅外截止濾光片,阻擋該部分干擾成像質量的紅外光,可以使所成影像更加符合人眼的最佳感覺。為了實現大椎角入射時中心波長和截止帶寬對成像系統的角度影響,目前在高端領域已使用藍玻璃基底用于改善光源入射的角度效應,但該原材料成本高,加工工藝復雜,目前還不利于在低端產品上大量普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低角度效應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可有效降低成本和明顯改善目前普通紅外截止濾光片的使用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低角度效應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包括基底層,所述基底層的兩側面上分別鍍有復合膜層,所述復合膜層由高折射率材料膜層和?低折射率材料膜層交替形成。?
所述高折射率材料膜層是由二氧化鈦、五氧化三鈦、氧化鋯、五氧化二鉭、五氧化二鈮、硫化鋅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所述低折射率材料膜層是由二氧化硅、氟化鎂、三氧化二鋁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
所述基底層兩側的復合膜層厚度為:100~10000nm。?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新穎,通過鍍膜的方式來實現或接近藍玻璃基底的使用效果,可有效降低成本和明顯改善目前普通紅外截止濾光片的使用效果。當濾光片用于光源傾斜入射或大椎角入射時不僅中心波長移動少而且光譜曲線能保持良好的特性,突破了現有紅外截止濾光片不能滿足大角度傾斜入射時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目前使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入射光在大椎角下的光譜效果圖;?
圖3是本發明的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入射光在大椎角下的光譜效果圖;?
圖中:1為基底層、2為復合膜層、3為高折射率材料膜層、4為低折射率材料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以下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包括基底層1,所述基底層1的兩側面上分別鍍有復合膜層2,所述復合膜層由高折射率材料膜層3和低折射率材料膜層4交替形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膜層3是由二氧化鈦、五氧化三鈦、氧化鋯、五氧化二鉭、五氧化二鈮、硫化鋅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所述低折射率材料膜層4是由二氧化硅、氟化鎂、三氧化二鋁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所述基底層兩側的復合膜層厚度為:100~10000nm。?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首先,清潔基底層1表面,然后將高折射率材料膜層3和低折射率材料膜層4交替覆蓋到基底層兩側面上,可以通過加熱蒸發或離子撞擊或化學沉淀等方式將材料覆蓋上去。?
如附圖2所示,為目前使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入射光在大椎角下的光譜效果圖,在0度入射和30度入射時T50%點的波長偏移達到了651-625=26nm,即在30度入射時的光譜變化太大,CCD成像時顏色也隨即發生較大變化,成像質量下降較大。?
如附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入射光在大椎角下的光譜效果圖。通過基底的其中一面采用不規則膜系使得50%點在0到30度偏移比較小,另一面可以鍍減反射膜也可以鍍截止膜,膜層的控制范圍100-10000nm都有可能實現。?
本發明并不受上述實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德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美德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11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