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瓦內側面加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30270.2 | 申請日: | 201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6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嚴國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達汽車軸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79/00 | 分類號: | 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瓦 側面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瓦內側面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是汽輪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在循環潤滑油的潤滑和冷卻作用下,對重載而高速運轉的汽輪機轉子起支撐作用,軸瓦是軸承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是軸承直接與轉軸接觸的部分,形狀為瓦狀的半圓柱面,其作用是承載軸頸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穩定,使軸承平穩地工作并減少軸承的摩擦損失。軸瓦的工作原理使得軸瓦需要具備如下特性,首先,需要采用耐高溫材料制成軸瓦,以使軸瓦能耐高溫;其次,需要將軸瓦內側面打磨到足夠光滑以盡量減少軸瓦與轉軸之間的摩擦力;最后,需要保證軸瓦內側面的弧度。現有技術中,對軸瓦內側面進行加工主要通過機械手段。然而,由于軸瓦形狀的特殊性,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可以對軸瓦內側面進行加工的工裝,導致對軸瓦的內側面的加工精度不高,使得加工后的軸瓦的內側面光滑度不夠,從而影響其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軸瓦的使用以及產品的質量,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軸瓦內側面加工裝置,通過本發明的實施,可以提高軸瓦內側面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從而保證產品質量。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軸瓦內側面加工裝置,包括底座、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電機,在所述底座上設置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開設與所述軸瓦外側面配合的容納空間,所述電機的轉軸前端安裝刀具;
當所述電機啟動,所述轉軸帶動所述刀具轉動,使所述刀具端部配合加工所述軸瓦的內側面。
還包括擋板,固定所述底座,用于當所述刀具轉動時軸向固定所述軸瓦。
所述刀具兩端均設置刀刃。
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發明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采用旋轉的刀具對軸瓦的內側面進行加工,刀具兩端均設有刀刃,加工效率高,同時,固定底座的擋板可以保證軸瓦在被加工的過程中不會發生移動,從而提高加工精度,保證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部分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電機;2、擋板;3、限位塊;4、軸瓦;41、外側面;42、內側面;5、刀具;6、轉軸;7、底座;8、容納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提出一種軸瓦內側面加工裝置,包括底座7、安裝在底座7上的電機1,在底座7上設置限位塊3,限位塊3上開設與軸瓦4外側面41配合的容納空間8,電機1的轉軸6前端安裝刀具5;刀具5兩端均設置刀刃,將軸瓦4放置在容納空間8中,當電機1啟動,轉軸6帶動刀具5飛速旋轉,由于刀具5的端部配合加工軸瓦4的內側面42,刀具5兩端的刀刃對軸瓦4的內側面42進行加工,加工效率高,同時,固定底座7的擋板2軸向固定軸瓦4,防止由于刀具5對軸瓦4的作用力而造成軸瓦4發生位移,造成軸瓦4被損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達汽車軸瓦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科達汽車軸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02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瓦的橫向固定工裝
- 下一篇:一種軸瓦液壓翻邊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