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產品的用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28529.X | 申請日: | 2012-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4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閻瀾;熊娟;鹿輝;曹永兵;姜遠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 | 分類號: | A61K36/71;A61P31/10;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牡丹皮 用于 制備 真菌 藥物 增效劑 產品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產品的用途。
背景技術
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已有2000余年的藥用歷史。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淤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牡丹皮具有調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抗驚厥、保肝、調節(jié)泌尿系統(tǒng)、調節(jié)免疫細胞、抗菌抗炎作用等。
但未見牡丹皮作為抗真菌藥物增效劑與抗真菌藥物聯(lián)合使用治療真菌病的報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牡丹皮的新用途,具體是指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產品的用途。
本發(fā)明提供了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或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的用途。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的藥材原料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是牡丹皮藥材乙醇提取物。
本發(fā)明所述的乙醇提取是指用75%乙醇提取。具體步驟為:把粉碎后的藥材粉末加入10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70%乙醇水浴回流2h,回流液過濾,放入已稱重的燒瓶中,50℃左右減壓旋蒸至粘稠浸膏狀。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或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的用途,其中的真菌包括臨床株:敏感白念珠菌(100、255、天津10),耐藥白念珠菌(271、天津25、958、876、842、649、天津20)。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的用途,抗真菌藥物具體是指氟康唑,本文所稱的耐藥白念珠菌是對氟康唑耐受,敏感白念珠菌是對氟康唑敏感。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的用途,牡丹皮藥材乙醇提取物的濃度>5000μg/ml;
本發(fā)明所述的牡丹皮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的用途,牡丹皮藥材乙醇提取物的濃度>4.88μg/ml。
本發(fā)明經體外細胞實驗表明,牡丹皮對各種臨床分離的白念珠菌具有抑制活性;其對氟康唑抗真菌藥物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對于臨床耐藥性菌株,當抗真菌藥物氟康唑和牡丹皮提取物合用時,能明顯降低抗真菌藥物的用藥劑量,增強對耐藥真菌的抑制作用。因此牡丹皮可用于制備抗真菌藥物增效劑產品,用于不同深部和淺部真菌感染的治療。
本發(fā)明為牡丹皮開辟了新的用途,將其用于抗真菌藥物或抗真菌藥物的增效劑,不僅能提高藥物的抗真菌作用,而且在臨床治病真菌耐藥性日趨普遍,耐藥程度日趨嚴重的情況,使抗真菌藥物恢復對耐藥真菌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作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牡丹皮單獨使用,牡丹皮和氟康唑聯(lián)用對不同臨床真菌株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1.試藥:
牡丹皮的藥材原料是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提取過程:把粉碎后的藥材粉末加入10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70%乙醇水浴回流2h,回流液過濾,放入已稱重的燒瓶中,50℃左右減壓旋蒸至粘稠浸膏狀。在燒瓶中加入蒸餾水,加熱使充分溶解(取出少許作為水提液,得到1g/ml的生藥濃度),再加入與蒸餾水等量的無水乙醇,加熱充分混勻,合并提取液混勻,得0.5g/ml的生藥濃度,取少許到EP管中做體外實驗。
氟康唑注射液: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9149102。
各試藥置于-20℃保存。實驗前,將藥物取出置于35℃溫箱融化,充分混勻,分別進行藥效學檢驗。
2.菌株:
臨床株:敏感白念珠菌(100、255、天津10),耐藥白念珠菌(271、天津25、958、876、842、649、天津20)分別采自醫(yī)院不同科室臨床樣本,并經形態(tài)學和生化學鑒定。
所有實驗用菌株均于沙堡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SDA)劃板活化,將球狀菌于30℃培養(yǎng)2周后,分別挑取單克隆再次劃板活化,取第二次所得單克隆置SDA斜面,用上述方法培養(yǎng)后于4℃保存?zhèn)溆谩?/p>
3.培養(yǎng)液:
RPMI1640液體培養(yǎng)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85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